近來看了這本《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書名來自所羅門王訛傳的神奇指環。雖然沒有所羅門王能通曉動物語言的指環,然而藉由細心觀察,動物的行為是能夠被了解與解讀的。
作者身為一位動物學家,花了許多時間與動物們生活。或許也得力於其家鄉得天獨厚的環境,以及動手實作的行動力(作者常常為他的食客們打造新家),他能與許多動物相處並觀察他們。這本書裡他分享了與動物互動的許多趣事。書的篇幅畢竟是有限的,能授與的知識在廣大的世界只是滄海一粟。但如果能領略作者的那份精神,便能夠嘗試自己「學習」其他動物的語言了吧(或者不應該稱語言)。
很好看。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r Selective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這天 Richard H. Shaw 來學校演講,他是 Stanford 的 Dean of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and financial aid,負責篩選入學申請。 過去也曾在其他學校擔任職務。他來談他們的作法以及他的經驗。
從他的演講中,我認識到與我們全然不同的一種制度。他們確實在往一個更平等、開放的入學做努力。他們希望把機會供平地給予所有的人。絕對的公平或許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對此付出很多努力,投入許多人力資源在做。他們會花力氣去了解一個特定地區的風氣、以及教育資源的可取得性,去做出考量。而不單單只是依照制式的分數去衡量入取與否。盡可能的去尋找有潛力的學生。在篩選的過程中會對各項的成績做一個大概的分數,然而 Shaw 強調他們不存在既定的公式,大出來的分數僅供參考,最終會經由 committee 投票來決定是否錄取。要做出這許多種種的考量選出最優秀的學生,能夠想像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識人的經驗。但我想只要肯做,這些都是可以培養起來的。
反觀台灣現階段的入學制度不可避免的擴大了城鄉差距,造成分裂。所謂的公立學校反而不如美國私立學校更往平等的方向走。各國家的風氣和環境不同,直接複製或許並不適用,但其方法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我想台灣的入學制度還有許多路要走。
王道維教授有到場,看來他們關心教育議題,也提出了許多問題。
從他的演講中,我認識到與我們全然不同的一種制度。他們確實在往一個更平等、開放的入學做努力。他們希望把機會供平地給予所有的人。絕對的公平或許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對此付出很多努力,投入許多人力資源在做。他們會花力氣去了解一個特定地區的風氣、以及教育資源的可取得性,去做出考量。而不單單只是依照制式的分數去衡量入取與否。盡可能的去尋找有潛力的學生。在篩選的過程中會對各項的成績做一個大概的分數,然而 Shaw 強調他們不存在既定的公式,大出來的分數僅供參考,最終會經由 committee 投票來決定是否錄取。要做出這許多種種的考量選出最優秀的學生,能夠想像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識人的經驗。但我想只要肯做,這些都是可以培養起來的。
反觀台灣現階段的入學制度不可避免的擴大了城鄉差距,造成分裂。所謂的公立學校反而不如美國私立學校更往平等的方向走。各國家的風氣和環境不同,直接複製或許並不適用,但其方法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我想台灣的入學制度還有許多路要走。
王道維教授有到場,看來他們關心教育議題,也提出了許多問題。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瀑布上的房子》
這本書是作者成寒走訪建築師萊特作品之見聞集。書名《瀑布上的房子》指的便是為於熊奔溪瀑布上的「落水山莊」,曾被譽為全美最偉大的建築。
不久前我才看過《建築大師萊特》這本書,而當我閱讀《瀑布上的房子》的序言時感覺到一股莫名的熟悉,發覺這不是跟萊特傳記的譯序幾乎一樣嗎?比較兩者的經歷,雖然名字不一樣(猜想大概都是筆名),經歷倒是如出一徹。兩者是同一個人的事情大抵也八九不離十。甚至內容上《瀑布上的房子》都多有沿用「建築大師萊特」的內容。雖然不是沒有學到新東西,然而仍未免有點失望。
比較令我驚奇的內容是裡頭提到,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和《GATTACA》都用了萊特的建築作為場景,當初我看銀翼殺手便感覺主角的住宅頗為特別。或許萊特獨特的風格無法被歸類於任何時代,因此能夠產生一種未來感。
不久前我才看過《建築大師萊特》這本書,而當我閱讀《瀑布上的房子》的序言時感覺到一股莫名的熟悉,發覺這不是跟萊特傳記的譯序幾乎一樣嗎?比較兩者的經歷,雖然名字不一樣(猜想大概都是筆名),經歷倒是如出一徹。兩者是同一個人的事情大抵也八九不離十。甚至內容上《瀑布上的房子》都多有沿用「建築大師萊特」的內容。雖然不是沒有學到新東西,然而仍未免有點失望。
比較令我驚奇的內容是裡頭提到,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和《GATTACA》都用了萊特的建築作為場景,當初我看銀翼殺手便感覺主角的住宅頗為特別。或許萊特獨特的風格無法被歸類於任何時代,因此能夠產生一種未來感。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The Discovery of Quasi-periodic Crystal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Dan
Shechtman(דן
שכטמן)給了場演講,題目是:The
Discovery of Quasi-periodic Crystal
今天第一次來到台達館的地下室演講廳,我來得有點晚,挑了一個中間靠走道的位置。開頭不免俗的又是校長致詞。經過了一段口語不順、令人窒息的介紹,演講總算要開始了。
Shechtman 一開始說到這是一場針對學生的演講。首先他先介紹了傳統的晶體,以圖示的方式呈現了過去我們對晶體的認識。簡述了
crystallography
的歷史。這門學問始於1912年,在
70
年過後,1982年4月8日,Shechtman
那天的實驗裡觀察到了
10-fold
rotation symmetry。過去認定的晶體只存在
1、2、3、4、6-fold
的對稱性,因此這樣的發現自然不尋常。他還特地秀出了當時的紀錄,在其中一項數據裡他用筆標示著「
10-fold
!!! 」。當中的三個驚嘆號表達了他的震驚。
他與他的合作者將此發現發表。當時確實有許多年輕隨後便投入了這個領域,然而這項發現卻無法普遍受到認同。許多學術界裡的大頭都表示質疑。Shechtman
甚至因為這個緣故,被迫離開原本的實驗團隊。他秀出了一張圖片,裡頭是一隻貓被一群狗趕了出去。或許他希望以比較輕鬆的方式呈現這段過往,不過我相信他當初必定相當難熬。
這段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的一句話:
「A
humble scientist is a good scientist.」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建築大師萊特》
一直以來,我學習歷史的方式常常是透過閱讀傳記。例如說近代物理史,傳記一本、兩本,慢慢看下來,自然會開始對於歷史有個大概的輪廓。對於現代建築史,我也如法泡製。算起來這是我看過的第二本建築大師的傳記,上一本是柯比意。雖然兩者都展現出迴異於古典風格的設計,在思想上卻天差地遠。
柯比意一生似乎都在打仗、宣揚理想。給我的感覺,他是與時代緊緊結合的。萊特則不然,在我看來,他一直都是為了心中的一種精神、非常個人的。
這本傳記,雖然稍嫌薄了一點(不到300頁)。不過翻譯的口吻很流暢。無論如何,萊特的一生無疑相當傳奇,即使平鋪直述都會嚷人興味盎然。我尤其感動於第三度重建塔里耶森的那股執著,以及塔里耶森學校的氣氛。彷彿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烏托邦。直到八、九十歲,萊特仍舊如此具有創造性與生命力相當不可思議。傳記最終總是以死亡收尾的,然而,我卻感到了一絲平時不會有的感傷。
柯比意一生似乎都在打仗、宣揚理想。給我的感覺,他是與時代緊緊結合的。萊特則不然,在我看來,他一直都是為了心中的一種精神、非常個人的。
這本傳記,雖然稍嫌薄了一點(不到300頁)。不過翻譯的口吻很流暢。無論如何,萊特的一生無疑相當傳奇,即使平鋪直述都會嚷人興味盎然。我尤其感動於第三度重建塔里耶森的那股執著,以及塔里耶森學校的氣氛。彷彿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烏托邦。直到八、九十歲,萊特仍舊如此具有創造性與生命力相當不可思議。傳記最終總是以死亡收尾的,然而,我卻感到了一絲平時不會有的感傷。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
老實說,我感到有些失望。
這本書簡言之便是一本中文建築書籍的「導讀集」。對此,我沒有批評。有這麼一本書當然很好,可以作為擴佔知識的「地圖」。有這麼個地圖對未來拓展閱讀視野時是相當有利的工具。好比在物理、科學類的圖書上,高涌泉教授的《令一種鼓聲》和《武士與旅人》就為我扮演了一個地圖的角色。然而,這本書書名以第一道門為號召,我對他的期許就不只是充當地圖,更要引人入勝。但是在這本書裡我看不到這些。
這本書充斥了不少比較艱澀的內容、不熟悉的辭彙,缺乏許多背景知識下,我認為這本書很難讓一名初學者(如在下我)感到欣喜。反倒是之前看過的一本《建築的法則》我感到想當有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