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初訪 Getty Museum

Getty Center 就在 UCLA 附近,但是來到這都半年了才第一次造訪。在來之前就偶然在某本書上看過這兒的介紹。畢竟除了館藏豐富外,整體建築的設計者可是得過普立茲克獎的Richard Meier。值得一題的是參觀博物館是免費的。

位於 UCLA 附近的山頂上,Getty Museum 的展出來自於 John Getty 過去的私人收藏。要到Getty Museum 可以先抵達山腳的停車場,有免費接駁的電車可以直達位於山頂的 Getty Center。這天從 Westwood 搭 MetroBus761 出發,繞過半個 UCLA,其實很快,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下車的地點其實一點都看不出附近有座博物館。穿過隧道才發現山腳的電車就在眼前了。此時不禁有點感慨,在LA路人似乎不被視為主流的移動方式,常常覺得好像開車才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以走路進入的路口小而且不明顯。這點讓我覺得 LA 真不是一個進步的城市。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你那邊幾點》、《郊遊》

前些日子雖然正值期末考,還是抽空去看了兩部蔡明亮的電影。儘管「蔡明亮」這名頭早已不知聽過多少遍,其實一部電影都沒看過。不過本著一種隨緣又或者遲早會見識到的心態,也沒什麼強求。

那天放映,也是我的第一部「蔡明亮」是《你那邊幾點》。果然如之前所聽聞的,很長的鏡頭。上回見識到這樣長的鏡頭大概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我不打算表示他的境界有多深,又或者手法多麼高明。但確實他呈現出其他電影所沒有的另一面。在看電影時,我覺得彷彿多出一個維度。一個主動觀察的自由度。由於鏡頭長,所以多出了餘暇能夠觀察整個情境。一般的電影藉由鏡頭的切換,導演引導著一個焦點,目光隨之被牽引。比較起來,這是被動的觀影經驗。蔡明亮的電影雖然也存在著焦點,但你總是能夠抽出心思觀察到其他地方。那是一種挺平靜的狀態。我猜想這種電影應該只適合在大螢幕看。
                                                                             
之後看的是去年的電影《郊遊》。大概是片子新,又獲得威尼斯評審團獎,我在Hammer Museum的電影院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觀眾。裏面幾個鏡頭的李康生看起來莫名其妙像我二伯。有幾個鏡頭很平凡,卻又覺得好像抽動了什麼。據說這部之後蔡明亮可能不拍長片了,希望不要成真。

我現在這個年紀還挺能靜下心來觀看蔡明亮。不曉得年輕個幾歲又會如何?
期望哪天這種電影在台灣也能普遍被接受,有更多人能「慢」下來。

或許哪天當我走在路上,想起這兩部電影時,我會放慢腳步,靜靜地觀察。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明天記得愛上我》

今天連看了《一頁台北》和《明天記得愛上我》
忽然發現這次的台灣影展我目前全勤,不過接下來面臨期末考是比較嚴峻的考驗。
希望到時有時間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
(全勤絕對不是因為我太閒,這個禮拜我就熬夜了三次)

上星期六看了《彩虹橋》,星期天看了《街頭巷尾》、《家在台北》
《街頭巷尾》目前暫居我看過最老的台灣電影。
其實在這兒看《家在台北》的感覺挺奇妙的,裡頭敘述的就是歸國學子的故事,
雖然時空背景已然不同,某些離鄉背井的情緒還是頗為類似的。
後來看wiki才發現我居然沒認出歸亞蕾和張小燕。
歸亞蕾稍微注意應該還認得出,張小燕卻是無論如何看不出來。

當初對《一頁台北》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部台北市的宣傳片。
看過之後其實覺得對於台北(或台灣)夜晚的描述還挺有意思的。
有一點讓我想起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一個有點奇幻荒誕的夜晚。
我還滿喜歡柯宇綸的這個角色。

後來才知道原來導演陳駿霖是美籍華人,父母是台灣人。
這麼說來好像稍微可以感覺到這部片觀看台北的方式似乎帶有一點距離感,
(也可能只是我的錯覺)
可以算是導演心中的夜台北吧。


《明天記得愛上我》明顯是比較小眾的電影。
但是比起《一頁台北》,反到比較帶有我個人以為的台灣味道。
《一頁台北》看台灣比較像是由外向內,《明天記得愛上我》感覺有點從裏面透出來。

題外話,二二八好像要看《悲情城市》比較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