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Dan
Shechtman(דן
שכטמן)給了場演講,題目是:The
Discovery of Quasi-periodic Crystal
今天第一次來到台達館的地下室演講廳,我來得有點晚,挑了一個中間靠走道的位置。開頭不免俗的又是校長致詞。經過了一段口語不順、令人窒息的介紹,演講總算要開始了。
Shechtman 一開始說到這是一場針對學生的演講。首先他先介紹了傳統的晶體,以圖示的方式呈現了過去我們對晶體的認識。簡述了
crystallography
的歷史。這門學問始於1912年,在
70
年過後,1982年4月8日,Shechtman
那天的實驗裡觀察到了
10-fold
rotation symmetry。過去認定的晶體只存在
1、2、3、4、6-fold
的對稱性,因此這樣的發現自然不尋常。他還特地秀出了當時的紀錄,在其中一項數據裡他用筆標示著「
10-fold
!!! 」。當中的三個驚嘆號表達了他的震驚。
他與他的合作者將此發現發表。當時確實有許多年輕隨後便投入了這個領域,然而這項發現卻無法普遍受到認同。許多學術界裡的大頭都表示質疑。Shechtman
甚至因為這個緣故,被迫離開原本的實驗團隊。他秀出了一張圖片,裡頭是一隻貓被一群狗趕了出去。或許他希望以比較輕鬆的方式呈現這段過往,不過我相信他當初必定相當難熬。
這段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的一句話:
「A
humble scientist is a good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