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 Latex 寫作業?我認為有許多好的理由。
先說比較表面的。
1. 美觀
即使是我自認書寫還不錯,Latex 還是比較整齊、容易閱讀。更不要說某些人的書寫之糟糕。也不用費力去解讀 notation 之類的問題。改作業的助教、教授多半也比較開心。
2. 方便
電子檔的好處大家都很清楚吧。好攜帶、好整理。好好建檔的話、多年後要找都不是問題。當然如果助教接受電子檔還可以減少紙張浪費。像要分享給別人也較為簡便、可以遠距離分享。
再來說說比較內在的。
3. 釐清思路
當初用手寫作業時,大多只列出 equation,鮮少附上講解。其中可能的理由是加上文字敘述會太亂,或這計算完後懶得再補上說明。然而在用 Latex 時比較像是在寫文章。是在計算過後,重新整理一遍思考的過程。我會附上說明,解釋每一個項及其含意。最好的情況是再附上 motivation 以及起承。將來回頭看也更能快速明瞭。
4. 不能打馬虎眼
雖然跟前一個理由稍微有重複的地方,但我想分開來講。在重新整理一遍的過程,有時會發現有些地方似乎有些模糊不清,打成文檔的時候時常一目了然。如果是手寫大概就矇混過去了,這時就是個強迫自己仔細驗證的好機會。
總結有這許多好處,真覺得當初應該早點學習 Latex。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Interstellar》雜感
《Interstellar》無論如何都會是一部經典。勾起我好多過去接觸科幻作品的經驗啊。
首先先說《2001:太空漫遊》吧。這部電影實在太有名了,導演不可能沒看過。我猜想電影裡的某些元素大概有致敬的意味在。《2001:太空漫遊》可以說是硬科幻的代表作。Arthur Clarke 創作的許多嚴謹設定都重現在《Interstellar》。例如太空船旋轉產生人工重力、長途太空旅行的冷凍睡眠等等。順道一提,太空漫遊小說的第三部《2061》有個登陸哈雷彗星的情節,剛好跟最近歐洲太空總署登陸彗星的事蹟相呼應。比起許多好萊塢的科幻片,《Interstellar》很有一種樸實感。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如何評價,我個人是很喜歡。不過在心中一直拿來跟《2001》比較,一直覺得節奏還是快了一點。這來就是很搶戲的機器人TARS。在造型設計上簡單又特別,應該會成為經典之作。在太空旅行的角色上,又不得不讓人想起《2001》裡的超級電腦 HAL。這裡小小的覺得結尾超越時空的部份,小小的破壞了原本嚴謹的硬科幻風格。雖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收尾,但總覺得有些欠缺完美。不過話說回來,最後莫名其妙的部份倒是又跟《2001》如出一轍。
要說電影什麼元素是《2001》所沒有的,那大概就世界末日的氛圍吧。末日情節是科幻作品常見的元素,但是跟太空旅行作結合的就比較少見了。我讀過、看過的中,《火星三部曲》應該有擦些邊,另外大概就是《Spin》了。充滿末日氣息、以及太空主題。
電影裡在不同時間軸的影像傳輸著實讓我回憶起 Heinlein 的小說《4=71》,最後父女重逢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小說的場景。
首先先說《2001:太空漫遊》吧。這部電影實在太有名了,導演不可能沒看過。我猜想電影裡的某些元素大概有致敬的意味在。《2001:太空漫遊》可以說是硬科幻的代表作。Arthur Clarke 創作的許多嚴謹設定都重現在《Interstellar》。例如太空船旋轉產生人工重力、長途太空旅行的冷凍睡眠等等。順道一提,太空漫遊小說的第三部《2061》有個登陸哈雷彗星的情節,剛好跟最近歐洲太空總署登陸彗星的事蹟相呼應。比起許多好萊塢的科幻片,《Interstellar》很有一種樸實感。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如何評價,我個人是很喜歡。不過在心中一直拿來跟《2001》比較,一直覺得節奏還是快了一點。這來就是很搶戲的機器人TARS。在造型設計上簡單又特別,應該會成為經典之作。在太空旅行的角色上,又不得不讓人想起《2001》裡的超級電腦 HAL。這裡小小的覺得結尾超越時空的部份,小小的破壞了原本嚴謹的硬科幻風格。雖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收尾,但總覺得有些欠缺完美。不過話說回來,最後莫名其妙的部份倒是又跟《2001》如出一轍。
要說電影什麼元素是《2001》所沒有的,那大概就世界末日的氛圍吧。末日情節是科幻作品常見的元素,但是跟太空旅行作結合的就比較少見了。我讀過、看過的中,《火星三部曲》應該有擦些邊,另外大概就是《Spin》了。充滿末日氣息、以及太空主題。
電影裡在不同時間軸的影像傳輸著實讓我回憶起 Heinlein 的小說《4=71》,最後父女重逢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小說的場景。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近日修課小感
這學期在上 D'Hoker 的 Statistical Mechanics II。D'Hoker 應該算是系上公認教得好的教授。場論、四大力學除了電動外,大概都教得得心應手。許多課都有整理得相當清晰的講義。
有興趣請見這個網站:
http://www.pa.ucla.edu/content/eric-dhoker-lecture-notes
說起來,對於一門學問有深刻了解,通常能成一家之言。正常而言,沒有一本課本能夠完全適合你,最好的情況就是重新歸納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所以理想的狀況就是整理成自己的講義、或者寫成一本書。就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頭講的,真正的閱讀不是完全接受,而是能在閱讀中思考自己會如何組織這些內容。這大概也是為何許多教授喜歡用自己的講義。像 D'Hoker 這樣能在各個領域都能自成一格,希望有天也能如此。
從以前就有點這麼覺得了,最近更是深有體悟到,會在課堂上講歷史的老師通常是好老師。
當然這不表示不講歷史就是教得不好,不過能夠在課堂上帶出歷史,想來必須熟悉整個脈絡,境界總是再高一些。
最近課裡提到了 Kenneth Wilson。過去孤陋寡聞,不認識這位去年剛過逝的大師。Wilson 以重整化的工作在 1982 年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是難得的單人獲獎。同時他也是用電腦處理粒子物理計算的先驅。能在兩個領域有重大貢獻,真不是簡單人物。Weinberg 曾說 Wilson 是物理學家中非常少數能夠改變我們思考物理的方式的一位。
原文如下:
“Ken Wilson was one of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hysicists who changed the way we all think, not just about specific phenomena, but about a vast range of different phenomena,”
有興趣請見這個網站:
http://www.pa.ucla.edu/content/eric-dhoker-lecture-notes
說起來,對於一門學問有深刻了解,通常能成一家之言。正常而言,沒有一本課本能夠完全適合你,最好的情況就是重新歸納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所以理想的狀況就是整理成自己的講義、或者寫成一本書。就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頭講的,真正的閱讀不是完全接受,而是能在閱讀中思考自己會如何組織這些內容。這大概也是為何許多教授喜歡用自己的講義。像 D'Hoker 這樣能在各個領域都能自成一格,希望有天也能如此。
從以前就有點這麼覺得了,最近更是深有體悟到,會在課堂上講歷史的老師通常是好老師。
當然這不表示不講歷史就是教得不好,不過能夠在課堂上帶出歷史,想來必須熟悉整個脈絡,境界總是再高一些。
最近課裡提到了 Kenneth Wilson。過去孤陋寡聞,不認識這位去年剛過逝的大師。Wilson 以重整化的工作在 1982 年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是難得的單人獲獎。同時他也是用電腦處理粒子物理計算的先驅。能在兩個領域有重大貢獻,真不是簡單人物。Weinberg 曾說 Wilson 是物理學家中非常少數能夠改變我們思考物理的方式的一位。
原文如下:
“Ken Wilson was one of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hysicists who changed the way we all think, not just about specific phenomena, but about a vast range of different phenomena,”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