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ure. Early data on DIS by the SLAC-MIT experiment |
今個兒的場論課講到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秀出了早期在 SLAC 進行 ep scattering 實驗的結果。考慮到描述質子結構的形狀因子,原本的理論預測 cross section 會隨著 q^2 快速衰減。
然而實驗的結果卻與預測不同。在能量高的情形下,cross section 並沒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Feynman 因此而提出了 parton model,以此來解釋在高能量情形下,質子表現出近似點粒子的行為。李靈峰老師就說到,大師就是有這種直覺,有辦法對於新的現象提出好的解釋,讓後來的人解決理論上的細節。
後來由 Politzer、Gross、Wilczek 等人提出 QCD中「漸近自由」的概念,多少便是受到 parton model 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