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Francis Kéré、謝英俊與其它

看到篇文章在討論新的普立茲克獎的可能人選,在當中看到這位 Francis Kere。這個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殊榮的過去獲得者似乎沒見過非裔的獲得者,所以這位黑人建築師反到吸引了我的注意。

TED 可以找到他的演講 How to build with clay ... and community,裡面講到他回到家鄉布吉那法索與當地住民一起蓋房子的故事。他巧妙地運用在地素材並與當地社區合作,打造出適合當地環境的建築。或許正因為是當地自產的建材,成品與地景非常協調。如果用萊特有機建築的概念來說,就好比「從地上長出來」的房子,絲毫不顯突兀。也讓我再次體會到建築的人性、社會關懷面。

如果此生不走物理這條路,最想做的大概是建築師。比起物理這個不帶人味的學科,建築可以算是一種結合理性與感性、技術與人文的學科。在物理路上四十歲時常就被認為是過了巔峰,然而建築卻似乎是能夠在數十年的積累下,愈陳愈香,成就為一代宗師。確實當初會受到建築的吸引,多少是看了設計搶眼的作品。但再讀了一點書之後才了解到建築有更多的需求、文化等方面的考量,不是單純像藝術品、滿足創作慾望的產物。過去多少對創作宏偉、新穎的建築感到憧憬,但現在我更想鑽研建築的機能性、以及與社會積極互動的可能性。

其實物理其實有點像這樣,物理學家其實不是依據自己的美感喜好來建構模型,而是以現象上的需求來構築理論,所謂物理的美不是強求而是自然生成的。建築也不只是表達一種風格,時常是環境、空間、機能交織之下的產物,型式是在解決一個個的問題中自然形成。

最近才看到謝英俊名列綠社盟不分區立委。他所做的也是提供一套架構,讓當地居民能以自己的勞動力、可取得的素材、與自然環境相處的經驗,來建構出屬於當地的建築。比起許多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還來得更賞心悅目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