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
台灣科學40年風雲 -- 紀錄六、七零年代知識分子與《科學月刊》
當初會讀這本書乃是因為在李靈峰老師的桌上看到這本書。
一來好奇書中的內容,二來也想一探教授看的到底是什麼書,便立馬上圖書館借來一觀。
說起來如果不是這個機緣,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碰到這本書吧。
我一直以來對於科學史都有著不小的興趣,對於二十世紀以來的物理史自認懂得不少。
然而有關於本土的科學發展史所知卻甚是有限。
也剛好趁此機會好好惡補一番。
簡單來說,這本書是一本環繞著本土科普雜誌《科學月刊》的傳記,
紀錄與《科學月刊》相關的人和事。
順著時間的脈絡,帶出一些時代背景與故事。
例如在五零年代當時科學教育是多麼貧乏與艱難,也就是草創時期那些人的成長背景。
一群遠在海外的留學生如何能夠撐起一份刊物,為台灣早期的科學教育奮鬥。
當時變調的保釣事件又是如何衝擊這份刊物的運作。
或許真如狄更斯那廣為流傳的句子:「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
即便在那個年代環境很艱困,但是有著學者為社會純然的奉獻。
在當時,《科學月刊》可以說是第一個跨領域的科學社團,
期望一肩撐起貧乏的科學教育,希望為台灣帶來進步。
很難想像幾乎只由一群在學術界打滾的人們,經歷許多經濟的困難維繫一本雜誌。
然而也因為缺乏真正瞭解出版業的人士,在隨後興起的《牛頓》、《科學人》的衝擊下而式微。
最後這本書也提到許多這麼多年後對科普工作的反思,
其中裡頭收錄了一篇李怡嚴的文章,包含他對於科普的思考,相當深刻。
讀到這段,心中有兩個隱而未決的問題:
1. 到底科普是如何地對這個社會產生助益?
2. 我可以為這個科普事業作些什麼事呢?
之後與教授聊到這本書,教授說到這本書是劉容生教授送他的。
劉教授也是書中提及的人物,當年台大物理系小老師一屆的學弟。
不過老師對於本書僅只是翻翻照片而已,沒有細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