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10+10》:那年沒看成的台灣大雜匯


《10+10》是一部我當初就想看的電影,或者說二十部想看的電影。還記得當時新竹沒上映,台中上映期超短,就此扼腕。老實說,二十部這麼看下來,一時要回想還真不容易。就先找來電影清單:

王   童:《謝神》                    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
吳念真:《有家小店叫永久》      鄭有傑:《潛規則》
魏德聖:《登場》                    何蔚庭:《100》
鄭文堂:《老人與我》              侯季然:《小夜曲》
沈可尚:《到站停車》              戴立忍:《KEY》
王小棣:《釋放》                    鍾孟宏:《迴音》
陳玉勳:《海馬洗頭》              楊雅喆:《唱歌男孩》
張艾嘉:《諸神的黃昏》            蕭雅全:《有一好沒二好》
朱延平:《無國籍公民》            陳駿霖:《256巷14號5樓之1》  
陳國富:《初登場》                  侯孝賢:《黃金之弦》

雖然自認台灣電影看得不少,但是二十位導演中有些不太熟悉甚至沒聽過。我常喜歡看這樣的短片,有一種在看金穗獎影展的感覺。有些像是學生的作品,很短、沒辦法傳達帶多的資訊,要說故事的話有很多侷限性,但有時卻也沒有包袱、能夠具有實驗性。比其長兵刃少了一點破壞性,但具有短兵的輕巧與靈活。

王童的《謝神》是我最有印象的幾部。一來或許是因為是開頭的第一部,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片在輕鬆中傳達出很棒的「台灣特有」。有山、有信仰、有迷信、有生活,而且融合的很好。一直以來只看過看過吳念真編劇、或客串演出的作品,卻沒看過其執導的電影。看過《這些人,那些事》後一直想看他的《多桑》,至今無緣。先看看這部《有家小店叫永久》也算聊表安慰。很親切的台灣風情,透出一點時代下的小小無奈。魏德聖的《登場》其實比較像紀錄片。習慣金穗獎的風格,紀錄片我是非常歡迎,但是觀影現場可能有些人不俱備《賽德克巴萊》的背景知識,看得不太明白。

我沒看過鄭文堂的電影,但《老人與我》是其中我喜歡的一部,氛圍、畫面很吸引人,有機會想看他的其他作品。沈可尚應該是年輕導演,查了一下似乎比較多在拍紀錄片,《到站停車》算是小品吧。《釋放》...不知該說什麼。陳玉勳聽過《熱帶魚》,但是沒看過。《海馬洗頭》裡出現了柯一正父子檔。張艾嘉《諸神的黃昏》還蠻沈重的,諸神黃昏這個字眼還讓我幻想了一下尼貝龍根的指環那樣的情節。雖然朱延平也是有比較嚴肅的電影,但《新烏龍院》的形象太深入了。《無國籍公民》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與背景音樂《亞細亞的孤兒》相配和。也讓我想要試著去看看朱導例如《異域》這些電影。

陳國富《初登場》... 沒什麼感想。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用金門的今昔對照描繪古寧頭戰役。其實過去沒什麼看過內戰的題材,看到身著幾乎一樣的軍服兩軍的交鋒,感覺是奇妙的。也充份展現戰爭殘酷的一面。鄭有傑看《我的拼湊家庭》時就有印象了。《潛規則》有點倉促感,但題材很有趣。何蔚庭《100》是個簡單的故事,簡單到很容易被忘記。曾經看過他的《台北星期天》,有趣又帶點奇幻的風格。《小夜曲》就是綠島小夜曲... 沒什麼感想。

戴立忍的《KEY》由桂綸鎂演出,蠻具有張力、不過讓人摸不著頭緒。雖然讓人一頭霧水,我個人是挺喜歡的。鍾孟宏的電影如《第四張畫》也是一直想看都沒緣份。《迴音》蠻具破壞力的,而且有戴立忍、高截、和陸亦靜的強大陣容。楊雅喆回家一查才發現原來就是《囧男孩》、《女朋友。男朋友》的導演。《唱歌男孩》或許刻畫了十、二十年前學生時代的壓抑吧。《有一好沒二好》... 沒什感想。《256巷14號5樓之1》是我唯一之前就看過的一部,在陳駿霖的某場座談會裡。這個美國出生的台灣導演確實掌握了一些有趣的台灣元素。

侯孝賢的《黃金之弦》裡頭出現的日式建築,幾乎可以確定是《冬冬的假期》裡的外公家。連孩子玩樂的一幕都極為相似。不過長度太短了,似乎無法像長片一樣渲染出時代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