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10+10》:那年沒看成的台灣大雜匯
《10+10》是一部我當初就想看的電影,或者說二十部想看的電影。還記得當時新竹沒上映,台中上映期超短,就此扼腕。老實說,二十部這麼看下來,一時要回想還真不容易。就先找來電影清單:
王 童:《謝神》 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
吳念真:《有家小店叫永久》 鄭有傑:《潛規則》
魏德聖:《登場》 何蔚庭:《100》
鄭文堂:《老人與我》 侯季然:《小夜曲》
沈可尚:《到站停車》 戴立忍:《KEY》
王小棣:《釋放》 鍾孟宏:《迴音》
陳玉勳:《海馬洗頭》 楊雅喆:《唱歌男孩》
張艾嘉:《諸神的黃昏》 蕭雅全:《有一好沒二好》
朱延平:《無國籍公民》 陳駿霖:《256巷14號5樓之1》
陳國富:《初登場》 侯孝賢:《黃金之弦》
雖然自認台灣電影看得不少,但是二十位導演中有些不太熟悉甚至沒聽過。我常喜歡看這樣的短片,有一種在看金穗獎影展的感覺。有些像是學生的作品,很短、沒辦法傳達帶多的資訊,要說故事的話有很多侷限性,但有時卻也沒有包袱、能夠具有實驗性。比其長兵刃少了一點破壞性,但具有短兵的輕巧與靈活。
王童的《謝神》是我最有印象的幾部。一來或許是因為是開頭的第一部,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片在輕鬆中傳達出很棒的「台灣特有」。有山、有信仰、有迷信、有生活,而且融合的很好。一直以來只看過看過吳念真編劇、或客串演出的作品,卻沒看過其執導的電影。看過《這些人,那些事》後一直想看他的《多桑》,至今無緣。先看看這部《有家小店叫永久》也算聊表安慰。很親切的台灣風情,透出一點時代下的小小無奈。魏德聖的《登場》其實比較像紀錄片。習慣金穗獎的風格,紀錄片我是非常歡迎,但是觀影現場可能有些人不俱備《賽德克巴萊》的背景知識,看得不太明白。
我沒看過鄭文堂的電影,但《老人與我》是其中我喜歡的一部,氛圍、畫面很吸引人,有機會想看他的其他作品。沈可尚應該是年輕導演,查了一下似乎比較多在拍紀錄片,《到站停車》算是小品吧。《釋放》...不知該說什麼。陳玉勳聽過《熱帶魚》,但是沒看過。《海馬洗頭》裡出現了柯一正父子檔。張艾嘉《諸神的黃昏》還蠻沈重的,諸神黃昏這個字眼還讓我幻想了一下尼貝龍根的指環那樣的情節。雖然朱延平也是有比較嚴肅的電影,但《新烏龍院》的形象太深入了。《無國籍公民》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與背景音樂《亞細亞的孤兒》相配和。也讓我想要試著去看看朱導例如《異域》這些電影。
陳國富《初登場》... 沒什麼感想。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用金門的今昔對照描繪古寧頭戰役。其實過去沒什麼看過內戰的題材,看到身著幾乎一樣的軍服兩軍的交鋒,感覺是奇妙的。也充份展現戰爭殘酷的一面。鄭有傑看《我的拼湊家庭》時就有印象了。《潛規則》有點倉促感,但題材很有趣。何蔚庭《100》是個簡單的故事,簡單到很容易被忘記。曾經看過他的《台北星期天》,有趣又帶點奇幻的風格。《小夜曲》就是綠島小夜曲... 沒什麼感想。
戴立忍的《KEY》由桂綸鎂演出,蠻具有張力、不過讓人摸不著頭緒。雖然讓人一頭霧水,我個人是挺喜歡的。鍾孟宏的電影如《第四張畫》也是一直想看都沒緣份。《迴音》蠻具破壞力的,而且有戴立忍、高截、和陸亦靜的強大陣容。楊雅喆回家一查才發現原來就是《囧男孩》、《女朋友。男朋友》的導演。《唱歌男孩》或許刻畫了十、二十年前學生時代的壓抑吧。《有一好沒二好》... 沒什感想。《256巷14號5樓之1》是我唯一之前就看過的一部,在陳駿霖的某場座談會裡。這個美國出生的台灣導演確實掌握了一些有趣的台灣元素。
侯孝賢的《黃金之弦》裡頭出現的日式建築,幾乎可以確定是《冬冬的假期》裡的外公家。連孩子玩樂的一幕都極為相似。不過長度太短了,似乎無法像長片一樣渲染出時代感。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冰毒》:一個太過遙遠的緬甸
就在我看著侯孝賢影展,沉浸在台灣電影舊日榮光的此時,一部《冰毒》打醒了我,提醒我年輕的台灣導演也正在綻放光芒。也讓我認識到這位台灣電影借的新銳導演趙德胤,來自緬甸的華人,家族在國共內戰時逃離到緬甸。雖然某個角度來說,《冰毒》似乎不算是台灣電影。故事背景在緬甸,故事主軸是緬甸華人。雖然導演、男主角都是在台灣居住許久的華僑,但這部片離台灣一般人的生活體驗及為遙遠。無論如何,台灣能夠為這部電影提供養份、促其成型,我覺得是可以感到驕傲的。就像台灣的環境給予了蔡明亮發揮的機會,能夠提供舞台讓《冰毒》這部片誕生,是否是一部台灣電影似乎也不是挺重要。
即使與東南亞這麼近,但是總是感到很陌生。對於緬甸更是只知道翁山蘇姬、看過《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從這部電影中,才了解到在緬甸的鄉村地方是和此毒品氾濫、並且缺乏希望。跟台灣新電影的手法有點相像,運用長鏡頭展現偏遠鄉村的一種無奈、辛苦生存、沒有未來僅求生存的人生。雖然與自身經驗太過遙遠、沒有什麼共鳴,但傳達出的感覺相當強烈。這類型展現生活,沒有非常明確故事線的劇情,如何完結似乎是個課題。這部片在最後使用具有衝擊的一幕,給予了一個似乎未完的終結。這樣的人生仍會繼續。
看過電影之後才知曉這部片團隊不到十個人、拍攝總計才十天、成本僅約三萬美金。當然拍片沒有得到緬甸官方許可,只能偷偷來。如此困苦的環境下,克難生成這部電影。演員也多是當地居民,演出的幾乎就是生活。這點與侯孝賢到電影倒是有些契合。
即使與東南亞這麼近,但是總是感到很陌生。對於緬甸更是只知道翁山蘇姬、看過《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從這部電影中,才了解到在緬甸的鄉村地方是和此毒品氾濫、並且缺乏希望。跟台灣新電影的手法有點相像,運用長鏡頭展現偏遠鄉村的一種無奈、辛苦生存、沒有未來僅求生存的人生。雖然與自身經驗太過遙遠、沒有什麼共鳴,但傳達出的感覺相當強烈。這類型展現生活,沒有非常明確故事線的劇情,如何完結似乎是個課題。這部片在最後使用具有衝擊的一幕,給予了一個似乎未完的終結。這樣的人生仍會繼續。
看過電影之後才知曉這部片團隊不到十個人、拍攝總計才十天、成本僅約三萬美金。當然拍片沒有得到緬甸官方許可,只能偷偷來。如此困苦的環境下,克難生成這部電影。演員也多是當地居民,演出的幾乎就是生活。這點與侯孝賢到電影倒是有些契合。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戲夢人生》與其他
由於我是看英語字幕,通常讀字幕翻譯總是少了一份感覺,所以我儘量不看。但有時閩南語不是太熟稔,老實說聽得有些辛苦。
有時候要傳達一份感覺,就是需要一段時間。一個長鏡頭慢慢帶出氛圍。就像一段音樂,加速播放就失真了。
最近也看了侯孝賢的兩部極早期作品感到相當驚訝。沒想到風格差距會這麼大。兩部是連著看的,看第一部時有鼓要掉頭走人的衝動。雖然開場作介紹時有提過,這是「侯孝賢」還沒成為「侯孝賢」時的作品。然而我還真沒想到侯孝賢的處女作《就是溜溜的她》會是這麼一部「瓊瑤」、這麼一部我幻想中的「三廳電影」。真好奇侯導回過頭來看這部片會是什麼感想。或許那年代一般的片子就是這種風格吧,頭一回擔當導演大概也不能太偏離主流。從這樣的主流跳脫到《孩子的大玩偶》濃重的寫實風格,還真是巨大的轉變呢。耐著性子看完第一部,大概已經無所期待,第二部《風兒踢踏踩》的感覺沒這麼糟,雖然底子還是「瓊瑤」的調調,卻隱隱約約有點「侯孝賢」透出來。開頭在澎湖拍廣告片講究真實的情節,不知是否多少帶有侯導拍電影的投射?而女主角喜歡拍人物樣貌的喜好,是否反映侯導本人對於寫實的喜愛?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童年往事》
昨天才看完吳念真的故事,今天就輪到侯孝賢自個兒的故事了。這部《童年往事》就如同字面上,是侯導本人的舊時回憶。今天開場介紹時,研究台灣電影的 Robert Chi 提到寫實主義電影時常會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這解釋了為何會有這些類自傳的電影。畢竟要刻畫出寫實的一面,從自身的經驗是最容易著手的。除了《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王童的《紅柿子》也能算上這一類吧。
說起來,侯導算是跟我同個源頭,外省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不像《戀戀風塵》沒有點明是自己的故事,《童年往事》開頭侯導就用旁白開始敘述父親的故事。本人是個不及格的客家人,客家話就只會來來去去那一兩句,但畢竟聽客家話的機會總是比常人多一些,電影裡個客語有種親近的感覺。
就第一印象,吳念真就是個文人,侯孝賢的面相就比較帶點流氓樣。沒想到侯導還真是打小就是個屁孩,那個年代能考上高中應該是成績不差,可是念高中時也不務正業。當吳念真一邊工作一邊念補校時,侯導老是在街頭打架鬧事。連著兩天看兩部電影,有一種很有趣的落差。怎麼說也是半個世紀以前的的年代了。那個台灣既熟悉又陌生。如果是父母親那一輩來看,會有更多感觸吧。
說起來,侯導算是跟我同個源頭,外省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不像《戀戀風塵》沒有點明是自己的故事,《童年往事》開頭侯導就用旁白開始敘述父親的故事。本人是個不及格的客家人,客家話就只會來來去去那一兩句,但畢竟聽客家話的機會總是比常人多一些,電影裡個客語有種親近的感覺。
就第一印象,吳念真就是個文人,侯孝賢的面相就比較帶點流氓樣。沒想到侯導還真是打小就是個屁孩,那個年代能考上高中應該是成績不差,可是念高中時也不務正業。當吳念真一邊工作一邊念補校時,侯導老是在街頭打架鬧事。連著兩天看兩部電影,有一種很有趣的落差。怎麼說也是半個世紀以前的的年代了。那個台灣既熟悉又陌生。如果是父母親那一輩來看,會有更多感觸吧。
《戀戀風塵》:這些人,那些事
最近學校與臺灣書院合作辦了侯孝賢影展。這讓我感覺到臺灣書院有在認真做事了。有時想到身處異地,反而有機會看的這麼難得、完整的影展還挺奇妙的。今天是第一場《戀戀風塵》+《兒子的大玩偶》。說到侯孝賢,眾所周知是國際名導,台灣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第一人。但其實過去我也只看過《兒子的大玩偶》和《悲情城市》。對這部《戀戀風塵》的最初印象是去猴硐時看到的一張,依稀記得是有關尋人的海報。現在回頭找資料,猜想是電影二十五週年時有關尋找女主角的這回事兒。故事的背景平溪線一帶一直是我懷有美好想像的地方,這回影展要說期待已久的大概就是這部《戀戀風塵》了。
由於讀過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看《戀戀風塵》時感覺好像在看吳念真的自傳。一開始只是感覺稍有雷同,看到後來根本就確定幾乎是吳念真自己的投影。連主角的名字都跟吳念真的本名都有點像,更不要提那段收養子第一個孩子跟義父姓的橋段了。
雖然已經認知到這是吳念真的故事,對於欣賞電影卻沒有造成負面影響。反倒是讓我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故事背景。這是個不太複雜的故事,沒有什麼出人預料的情節發展。但是導演就是願意花時間慢慢敘述這個故事。許多的部份就只是在傳達這樣的一個時空、營造一個這樣的世界。每一個畫面都仔細鉤勒出那個年代裡的氛圍。一個長鏡頭就這樣徐徐帶出當時人們的真實互動。這得在某個座談中,某導演回憶到他在侯孝賢底下工作時,拍一場下雨的戲,侯導不是要人做人工雨,而是真等到下雨才開拍。有些畫面你可以看到這種執著,是一種簡單的美。讓人感覺你可就一直看著這畫面,心情很沉靜。長鏡頭也不至於像蔡明亮這麼極端,一般人應該比較能接受吧。
不得不說,女主角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因素之一。真要說女主角不是太漂亮,但真要換個人演只怕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了。片中人們不會有要求張力的演出,表現的就僅僅只是生活。
由於讀過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看《戀戀風塵》時感覺好像在看吳念真的自傳。一開始只是感覺稍有雷同,看到後來根本就確定幾乎是吳念真自己的投影。連主角的名字都跟吳念真的本名都有點像,更不要提那段收養子第一個孩子跟義父姓的橋段了。
雖然已經認知到這是吳念真的故事,對於欣賞電影卻沒有造成負面影響。反倒是讓我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故事背景。這是個不太複雜的故事,沒有什麼出人預料的情節發展。但是導演就是願意花時間慢慢敘述這個故事。許多的部份就只是在傳達這樣的一個時空、營造一個這樣的世界。每一個畫面都仔細鉤勒出那個年代裡的氛圍。一個長鏡頭就這樣徐徐帶出當時人們的真實互動。這得在某個座談中,某導演回憶到他在侯孝賢底下工作時,拍一場下雨的戲,侯導不是要人做人工雨,而是真等到下雨才開拍。有些畫面你可以看到這種執著,是一種簡單的美。讓人感覺你可就一直看著這畫面,心情很沉靜。長鏡頭也不至於像蔡明亮這麼極端,一般人應該比較能接受吧。
不得不說,女主角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因素之一。真要說女主角不是太漂亮,但真要換個人演只怕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了。片中人們不會有要求張力的演出,表現的就僅僅只是生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