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2013 環島行紀錄

這是我第一次環島。就記憶所及,大概也是我本人第一次作一個人的過夜旅行。

由於出發前忘記先記下里程數(果然是菜鳥),以至於自己騎了多少公里而不自知。所幸身上還留著一路上加油的發票。九張發票:125+170+109+93+100+85+152+163+125 = 1122 NT
現在92無鉛油價落於 33.5 - 33.8 NT/L,取中間值得出共約 33.34 公升。不負責任估計油耗 35 km/L,得出里程數約為 1167 公里。其實計較這個數字意義也不大。這趟旅程之於我,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對於台灣的道別。但隱約覺得其實這是個很好的藉口,隱藏我原本就像要踏上的步伐。無論如何,這回的環島無疑是一次學習:對於旅行、對於台灣、對於空間、對於人、對於自己。在出發前幾天,情緒其實就隱隱作動。真的太久沒有好好出門走走了吧。對於一個人浪蕩的那種憧憬在作祟。重新擁抱我的愛車「蚩尤」,帶他環繞台灣一周也是極為吸引人的事。總算在考完汽車駕照那天,可以收拾行囊準備出發。

第一天,從台中往北,踏上國小時每天往赴清水沙鹿的一條路。過去我們稱之為外環道路,後來才知道這條就是所謂的台1線。對於省道的概念從開始騎車到處走後才開始有些概念。到了長途要找路時才真正有感覺。或許這趟旅程結束後才稱得上是有點經驗。走在台1線上,隨著景物漸漸不熟悉,旅行變真正開始了。對於旅行,我說得上是一個要求不高的人。也可以說是很容易從觀看中得出樂趣。光是路上不熟悉的風景都能為我感染出旅遊的興奮。第一站我前往大埔,這個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地方。在一個沒有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前往或許有那麼點怪異,不過一個人的好處就是毋需解釋你的行程,自己覺得OK就好。單純只是想去看看這個地方,感受一下,坐下來,畫張畫。

接著往台北而去。猜想是車子都去走高速公路了,走在省道可以享受飆車無負擔的愉悅。其實新竹海岸還挺不錯的。即使新竹住了這麼久卻沒什麼體驗過。單車於我實在不是太舒服的交通工具。在距離以及時間上還是機車要悠遊多了。在加之不愛曬太陽的個性,比起海邊更傾向於往山林去。對於這片海自然說不上熟悉。十幾公里的海岸線,多的是單車來去。印象中有座美麗弧形的天橋,可惜匆匆一瞥,不及細瞧。劃過了新竹,往竹北行過鳳鼻隧道。猶記得當初去新月沙灘時衝過頭所走的冤枉路。總覺得不知覺就步入桃園。由於與人相約在台北市,看了看地圖選擇轉台4線,切入桃園市區轉台1線,沒料著竟是噩夢的開始。眼看著桃園機場映入眼簾,車行也隨之進入龜速。與一大堆的四輪爭道可不是什麼開心的事。與之前的奔馳心境上差了不知幾許。即使過了機場情況也不見好轉,一路上桃園市、新北市都不是太可愛。在紅綠擺盪間走走停停,驚覺北市的擴張已延伸到如此外圍。到了相約之地,我已經遲到了快一個鐘頭。

晚間公館附近聚餐,儼然是個小同學會。今年原本預定的同學會被颱風蘇力給吹走了,這個聚會也算聊勝於無。一場聚會,有人要繼續求學、有人剛畢業、有人快畢業、有人將入伍、有人快退伍、有人將去求職。即使如此,能捕捉一點往日的言不及意總是開心的。在席間也約好明日去闖闖福和橋的跳蚤市集,說不準能挖上什麼寶貝。今晚在同學家借住一宿。

起了個早,往福和橋出發。早晨台北的道路清爽多了。市集上到處是人,像菜市場一樣。說是菜市場也不錯,裡頭多的是攤販賣魚、賣肉、賣蔬菜。對當地的老人們這兒不啻是個逛街買菜的所在。這麼幾個初出茅廬的尋寶獵人開始一攤晃過一攤。無奈鑑定的技倆著實太差了,沒能嗅出什麼稀世珍寶來。期望走這麼幾圈能多少長出點見識。沒什麼收穫,總算吃個早餐還成,現成就有賣早餐的攤子。到底一個早餐聚會還湊合著。一邊觀賞著老人的早晨活動,一面用著早點。吃飽我也該再次獨自踏上旅程。


尋著地圖先到了忠孝東路,也就是台5線,往汐止的方向出台北市。過了南港小小的走錯了路,即時修正到也沒什麼大問題。這條道路偶爾會與火車鐵軌並行。對我這個微鐵道迷是段賞心悅目的路途。七堵、八堵、接著往瑞芳就是東部幹線了。當初從新竹坐區間車到猴硐不懂得在七堵換車,一個不小心就坐到了基隆。這回兒騎車懂得過八堵車站就該轉台2丁線往瑞芳方向。上午打算還是先去猴硐晃晃。乘著人潮未至先在這兒用過了午飯,一樣在車站出口的麵攤吃乾麵。研究了一下地圖,果然從猴硐想切入平溪線實在太過迂迴了。果然想去平溪線,走鐵路是比較合適的方法。又或者在瑞芳就要走另一條路往十分瀑布。想著想著就改往九份而去。九份金瓜石早在很小的時候就來玩過的,但具體而言沒有什麼印象。依稀記得是與老媽、哥、表姊共四個人大概三天兩夜的跟團行程。記得一個晚上在看幻燈片、記得有張長時間曝光的山路照片。之後的印象來自高中的畢業旅行,當中的一個景點。印象是階梯、向上,上到某處的平台有遠眺的視野。




台東是個奇妙的地方。又或者該說是天晴,畢竟我在台東大半的時光都耗在這。一直以來我說話的聲音確實是偏小聲,可能是我習慣自己能聽到就好。雖然如此,這回事也不是那麼常被提起,但在這兒卻一直被如此說道:你講話怎麼這麼小聲啊。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理想的下午》

「理想的下午」,舒國治的散文集。書名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比較起來,他的副標「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只怕更切中整本書的感覺。不過作為書名大概奇怪了點。以前可能也在哪兒曾看過他的一些散文。印象較深的是高中時看「商業周刊」裡頭談小吃的專欄,在談吃上可謂不落俗套。這些文章之後也集結成了「台北小吃札記」一書。不過這本書沒真正好好看過,專欄也只是翻到瀏覽一下。

讀到這本「理想的下午」也可以說是有些機緣。想讀些有關城市晃蕩的東西,意外地接觸到書國治的文,以因此讀到了此書。

就如書的副標題所提到的,裡頭的內容關乎旅行也關乎晃蕩。就我的感覺,「晃蕩」所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

不久前翻了一本《二手書店的旅行》。蠻新的書,介紹台灣各地的二手書店。不錯,從中得知了好些書店值得探究。然而比起這本《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就顯得淺薄得多,內容主要是採訪性質介紹文章。然而,《蠹魚頭》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誠然裡頭也有對於單一書店的介紹性篇章,但其可是浸淫多年、浮沉書冊之間的有感而發。前者大約可視作觀光客的匆匆一瞥,而後者到底是揉合於生活的打滾經驗,文章定要長時間的沉澱方可成就。舒國治曾論及《旅行指南的寫法》。在我看來,這本書可說是極佳的舊書店旅行指南。

除此之外,結合了自身的經驗,作者概略刻畫了台灣出版業與舊書店過往與興衰。對於欲周旋於書本、在冊籍中安身立命之人,此書想來是本好的入門書,從中可得登堂入室之畦徑。說少有這麼一點,被撓起一絲開舊書店的念頭。在一個不大的空間裡,興建一個小小的理想國。不過書中也點出許多現實。最直接、也幾乎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便是「書源」的問題了。多數的舊書店也是因著有書源才應之而生。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又談何理想呢?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讀「深夜裡的圖書館」

原本是要借曼古埃爾的「閱讀地圖」,不料被借走了,轉而借了這本「深夜裡的圖書館」。整本書分成十五個章節,話題始終圍繞在個人書齋與圖書館。愛書之人誰不想打造一個自己的書齋呢?有此志向自然會受到作者談論的種種而吸引。不禁覺得怎麼有辦法對書的主題有這麼廣泛的認識,話題接連不斷、推陳出新。想必作者在書本的世界裡實是歷練豐富。

某些章節讀來讓人相當興致盎然,彷彿遇到了知音。敘述的種種都是一名藏書、愛書之人的共同記憶、意識。某些章節大大擴大了視野,在閱讀、識書的領域如同遇到了良師。然而,有些章節,對我引起的共鳴似乎欠缺了一點。想來使我年歲尚淺,在閱讀的路上打滾得不夠深。或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可以多感受一點吧。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讀《路西法效應》

認識到這本書應該是在選修「社會心理學」的時候。在社會心理學的課程裡幾乎不可能不談論到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簡寫:SPE)以及其影響。而這門課開出的課外選讀自然不會錯過以 SPE 為主軸的《路西法效應》。這本書厚達600頁,讀起來也花了好些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時有人對我疑問這本書是在寫什麼?我一般會要他們看沒有翻成中文的副標題: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好人如何變得邪惡。又或者更精確地講,本書探討的是情境力量如何凌駕於人的個體性而使人做出邪惡的行為。藉由瞭解到情境的巨大影響力,來除去過去對於邪惡行為的錯誤歸因(人們習慣將邪惡行為歸咎於個人的偏差性格,而忽略外在情境的影響)。

這本書前面幾乎一半的篇幅在回顧四十多年前的 SPE。藉由親身的經歷與實驗資料,以及經過許多年後的省思,作者仔細地描述了整個實驗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裡,隨著實驗不斷進行,各種惡意在監獄中蔓生出來。那種感受是直接而難受的,讓人不禁期望監獄實驗快些結束,快些終結這個折磨人的處境。讓我回憶起在觀看岩井俊二的電影「青春電幻物語」時所產生的強大不舒服感。對於人類的邪惡行為的厭惡是本能的,然而特殊的情境下卻使正常的大學生做出原本自己都厭惡的行為。

經過如此震憾人心的實驗,對實驗的參與者造成了痛苦。實驗的發起人也是本書作者 Zimbardo 博士開始了類似贖罪的作為,努力讓實驗發揮他最大的價值,積極探討實驗結果的意義並致力改善現今的監獄環境。裡面許多所談論的都可以與我在社會心理學課程中所學到的相應和。當中有一點提到:人在無法依循前例的「新環境」中,情境的力量最為顯著。這是過去學習過的內容,但忽然間我意識到過去在我身上就發生一個實在的案例。在我升高中時,從小鄉鎮來到都市。在國中以前我是不補習的,然而在高中卻幾乎不家思索地加入補習的行列,沒有仔細思考補習的功用與是否有其必要性。在尚未實際接觸高中課程就做此決定實是難以視作是理性的行為。現在回想起來,由於初踏入都市裡的明星高中,是甚為陌生的環境。也因次容易受到補習業者與同儕的搧動,認為不補習是危險的,而沒有仔細評估到其實未必需要補習也能應付高中課程。以後見之明,雖然在開始時可能比較跟不上,但在適應與調整自身學習步伐後,高中課程其實不需要額外的補習。甚至補習可能產生不好的影響,例如缺乏自己組織學習的能力。

對於情境力量的影響以及機制有所認識後,比較能夠於預防受到情境的不良影響。(當然有時候是防不甚防)書中的最後一個章節有提及一些原則,有助於不要淪於情境下的邪惡。作者甚至在網站上發表了更詳盡討論如何抗拒有害影響的手冊,詳見:http://www.lucifereffect.com/ 

這時候讀這本書可以說是相當應景的。最近軍中才發生了洪仲丘事件。這是一起特殊案例,抑或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只因死了人被報出來。如果這類的事情在軍中是行之有年並且遍佈軍中,我們或許就該探討系統造就了什麼情境,致使這樣的悲劇發生。一直以來,我有時會思考有關軍中(比較輕微)的邪惡面。在軍中的階級劃分與權力確實可能營造出邪惡的環境力量,值得我們去重視。

這裡順便推薦有興趣的人不妨看看清華大學的開放課程:
國立清華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NTHU, OCW) - 社會心理學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百利舊書坊」初探

看到介紹得知這間「百利舊書坊」。雖然距離有點遠,還是去探了一探究竟。騎了好一段路總算抵達了。乍看之下似乎就是一間普通的舊書鋪子,如果已經習慣了茉莉那樣明亮潔淨的書店空間,要走進這樣的就書店想必會不太適應吧。門口附近堆積了許多雜物,使得那個不算大的入口更顯得狹小。要走進去時老闆娘就問我說想找什麼書,我回答想先隨意看看。雖然老闆娘是好意,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以一種隱形的姿態恣意探索這個空間。

在來之前我就知道此處是號稱中部藏書量最大的舊書店,佔地兩百坪。然而這些在我剛看到書店外觀時都拋諸腦後了。但走進去後才驚覺,裡面的空間還真是不是普通地大!從外面看他的店鋪寬度就普通店舖的寬,但是裡頭卻是驚人地深。佔地兩百坪這個精確的面積數字卻是走進去後才有深切的體驗。在如此龐大的藏書空間裡,走到仍是堆滿書本。其規模比起地區性的圖書館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茫茫書海中,變迫不及待開始一場探索旅程。在一番遊歷後會發現店裡除了市面上常流通的一些常見書籍,還有許多比較少見的藏書。一些展覽出的本子、畫家的作品集等等。就是一般的書本也有橫跨長時間的軌跡,一些經典名著這兒可以找到好幾種版本。不時可以發現一些想還不太容易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冷門書籍。我在一個書櫃中看到大量的鬼故事書籍,這類不長銷的書本在出版洪流中在此地找的方寸安身立命。

就我個人而言,如此多的藏書中很大部份是滯銷書,也是我沒興趣去接觸的。但由於龐大的樣本數,這些藏書足以支撐任何一名嗜讀的旅人在此留連。處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難免會幻想長年閉關於此可以獲得何等的智慧。又或是類似幼時幻想,一名機械天才在堆滿廢棄器械的垃圾場所能達到的創意成就。也難怪金庸筆下飽覽經書以致超凡入聖的掃地僧人,能夠引起讀者那麼大的共鳴。然而,在溢滿的知識中也總是難免感到一種資訊的徬徨。

如果有心在一個小社區為孩童打造一個小小的讀書室,有這樣的一間舊書店應該能夠輕易地達到目的。之消有一位稍具素養的熱心人士稍微挑選一下,一個培養孩童閱讀的知識溫床簡單就能完成。(這裡只考慮藏書部份,沒有論及空間設置及制度規劃。)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再訪「午後書房」

再度拜訪「午後書房」。第一次拜訪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那回是一趟東海藝術街區舊書店的小小拜訪之旅。印象比較深的是當初對於一本「孫運璿傳」有些心動,然而不知道是因為價格或書況這類的因素沒有買下來。這本書雖然不是絕版,但在市面也不太常見。當時就覺得是一家氣氛不錯的二手書店。

之後好像在玩捉迷藏一下,忽然我找不到這家書店了。不過東海藝術街坊也就這麼一丁點大,還是被我給找著了。不知何時「午後」有了新的落腳處。比起之前似乎小了許多。現下已經是暑假,這帶最大的學生客群大多放假去了吧。加之今日也並非假日,我走進店門時之有我這麼一位客人。相較於「茉莉」,書本的書量確實是遠遠不及,不過舊書店的趣味也在於其游擊戰的性格,不以數量取勝。茉莉確實書多,有許多暢銷書幾進全新的流通,也有比較冷門的各式書籍,確實是尋寶的好處所。但由於這樣全方面的經營,稍微就會比較沒有個性一點。同時也充斥許多好幾冊庫存幾乎賣不出去的滯銷書。

相較而言,午後書房這類的二手書店就比較小巧。當中的書有好些是不太容易看見的。逛這樣的書店便能夠充實一點見聞。在店裡我感到興趣的有鍾芳玲的「書店風景」,店裡有兩種版本,新版是經過內容擴充,不只是單純改改設計。由於之後要去 LA,在書中找到兩家位於 LA 的有趣書店:「菩提樹書店」和「遺蹟書店」。其中遺蹟書店可說是美國珍本書界的老大哥,然而去在幾年前歇業。未能一窺其面貌甚是可惜。不過在歇業後,書店將其珍本書店營運所用大量的參考書目捐給了隸屬 UCLA 的 Clark Library,卻也是美事一樁。書房雖小,卻也沒法在短短的時間裡摸索透徹。這兒的藏書有其風格,卻也一時無法說得出所以然來,待我跟他相處再熟稔些吧。

冷清的小店不禁讓人有些擔心他的營運。從較大的店面換到較小的處所是由於租金的考量嗎?離開時天色已有些昏暗,「午後」將轉作「黃昏」了。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圖像中國建築史》

本著平衡所學的心讀了《林徽音與梁思成》,中和一下滿溢的西方建築資訊。自然而然連結到了梁思成的著作《圖像中國建築史》。其中的內容與傳記中梁思成的歷程相乎應,圍繞著《營造法式》、《工程做法則例》和其田野調查的經歷。如果懷抱著通曉《營造法式》這套大作的胸懷,這本書無疑會是極佳的導讀作。本人無此大志,對此書大抵上也只是走馬看花,學學皮毛。雖然對書中的案例講解、各時期風格只是匆匆看過,對其核心思想卻必須有所認識。從書的開頭就闡明,認識中國古代建築必須識得其「文法」。而中國傳統建築迴異於他者的就是存在「斗栱」這樣的巧妙結構。

在中國木建築裡,承載重量的角色由柱子來擔當,而斗栱就扮演將重量移轉到柱體的角色。在中國古代木建築裡是極具特色、兼具功能性和裝飾性的美麗結構。不同於西方建築有承重牆的存在,中國古代木建築的牆面、開窗有極高的自由度,能夠調整比例適應各種氣候而普遍存在各地區。由柱子作為承重體與發明鋼筋混凝土以降的現代建築在結構上是很類似的。以這個角度來說,中國古代木建築比起西方建築更為「高科技」。所以,有心觀看中國傳統建築的人,應把注意力放在斗栱這個美妙設計,才能理解其中之奧妙。

閱讀者的思想碎片-鍵結

直觀而言,讀得愈多遺忘的也愈多。以勒沙特列原理來說也支持這樣的論點。實際情況卻不然。就以我最近讀的「林徽音與梁思成」和「圖像中國建築史」為例,兩者彼此相依、互相連結,我能夠對梁思成的建築理論以及時代背景更加了解、也能夠對應其研究歷程及生平。有了這層關係,兩本書的內容都更加不易遺忘。

以此觀之,將資訊視作適用勒沙特列原理的流動性分子似乎不恰當。將其類比作彼此具有交互作用的分子團應該較為合適。

當然,不是每個分子間都能產生相互吸引的鍵結,書本亦然。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閱讀者的思想碎片-邂逅

有些書本的相遇在人生的旅途中是一種必然。當你選擇了特定的路途、閱讀的路線,必會有明顯的路標指引其去處。又或者其存在在路上是如此顯眼奪目,使人想不看見也難。例如在武俠路上的金庸、在科幻路上的科學怪人、1984。

有許多書本在旅途中相識卻是一種機緣巧合。一個特定的偶然下的邂逅發現的神祕處所,那類似於旅行中漫遊閑散的發掘。確實那些必然的書本都有其一遊價值,但那些意料之外的發現,每每更叫人欣喜。還記得我是在圖書館的書車上信手翻了翻「清泉故事」、是在二手書店瀏覽讀到了「國宴與家宴」、是在課堂上認識了「星雲組曲」、在教授的書桌上瞄到了「台灣科學社群40年風雲」。這些偶遇如果在當時差身而過,或許這輩子便沒機會相逢了。在路途上有這些偶然的插曲是一種隨機的美好,是一種自然有機生成的美。或許就像有些人所相信的,邂逅才是最美。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查令十字路84號》

根據我個人書單裡的記載,《查令十字路84號》這本小書是我在2010年2月27日看完的。當時就甚為喜愛。今天總算看了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再次感覺到一種愛書人彼此交流的美好。十分嚮往在那個年代裡,一位舊書店的店員是如此具有素養、通曉書本的知識。能夠有一位明白自己品味的書本經理人,是何其幸運啊。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認識建築》&《如何看建築》

近來在找一些建築相關的書來讀。或許是過去學習物理的習慣使然,我總是希望能夠找到很好的概括性材料、一個一以貫之的架構。希望先認清了主要的理論架構,在加以擴充豐富各式內容,冀望一種「線性」的學習。或許是見識太淺薄、抑或是建築這門學問與科學本質上的不同,期望以一本書明確、扼要地瞭解建築似乎是過高的期望。

也難怪,建築包含了藝術的成份,當中有主觀的意識。在兼之其具有文化性,在不同的文明中個有其發展、風格。要統合這些知識談何容易,又怎能期待有一條簡明的脈絡可循呢。甚至將其簡化為西方建築史這個較小的架構都還有數不盡的繁複內容。我猜想,面對這門課,一種「點狀」的學習會是比較好的方式。先囫圇吞棗一番,想來不會有害處。

身為一名走馬看花的初學者,憑著一點運氣讓我尋著兩本(我覺得)不錯的入門書籍。

第一本是 Louis Hellman 的《認識建築》。實際上它的原文書名是《Architecture for Beginners》,講明了是本入門書。第一印象是封面很糟。不過稍微翻了一下覺得還不錯,整本書是以漫畫的方式呈現,價格也便宜,就在二手書店把他帶回家了。從一些基礎概念,順著古埃及、希臘、羅馬的時間序,我多少有了一些粗淺認識。讓我有些驚喜的是作者字裡行間夾帶的諷刺味道。尤其是對工藝聯盟、現代主義有相當明顯的批判。到頭來,這本書雖然是漫畫,但比我預想的要深刻得多。我想等我對建築的了解再深一些,應該要在回頭重看一下這本書。

另一本是 Bruno Zevi 的《如何看建築》,原文書名是《Architecture as Space: How to Look at Architecure》。書名翻譯沒錯,但是卻只取副標,把作者最核心的「空間」概念從書名中拿掉了,簡直是喧賓奪主。真說起來,這本書似乎不能稱作入門書籍,至少作者沒有以此為目標。然而,難得看到一本書有一個核心的理論、概念,以之為軸、貫串全書。本著個人喜好,變把它拿來當作學習建築的通識課程。從開頭坐著便言明「空間」是解讀建築主角。隨著時代,不同風格有著不同的空間概念。也說明以空間的角度觀看建築,可以兼容各種諸如政治、文化、美學的觀點。但這本書對我到底是深了一點,未來等見識長了一點,還得在好好讀過才是。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萊特與歐姬芙》

在台灣貧瘠的出版環境中,我以為我已經看完所有與萊特直接相關的書了。想不到昨天在圖書館尋著了這本《萊特與歐姬芙》。老實說我對歐姬芙沒有太大的興趣,看這本書就是為了萊特。不過有趣的是,看完的收穫較大部份是在認識歐姬芙這位美國畫家,對萊特的瞭解並沒有增長多少。畢竟這本書只是概略論及一些作品和風格哲學,由於提到的作品都已經太出名而為我所知了,能學到的並不多,不過多少還是有點獲得。

昨天我在圖書館瀏覽建築相關的書籍。在接觸一門學科時,我總是希望能找到一些比較核心的書籍、一些入門概述、或者簡明的歷史敘述的書籍,藉此來大概了解這門學問。如此也是為之後的學習鋪路、建構閱讀的網絡。或許是在下的認識太淺,又或者建築這門學問沒有如科學領域理那樣明確的「典範(paradigm)」存在,這類的書籍不易尋得。(當然有一些看起來經典的重量級書本我還不太敢碰觸)面對這樣的處境,或許先試著大量閱讀各種相關書籍,慢慢將點連接起來、拼湊碎片也是不錯的策略吧。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台中圖書館一遊

今天去到了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聞聽其大名已久,一直未能得見。說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因由,就只是在下太過懶散,遲遲沒去拜訪。今日總算提起腳步走這麼一回,也終於窺見其面目。確實外觀挺有趣的。

說起來「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這名字有點而不習慣,我還是管他叫國立台中圖書館。這麼稱呼自在些,也比較能使人意會過來。外觀固然有趣,但還是得進去一探究竟。我也好一陣子沒有好好地逛逛圖書館了。內部的空間很寬敞,比起位於台中公園的老地盤,空間大太多了。不但藏書空間大,閱讀空間的設置也比之前悠遊太多了、位置相當多。當然今天是平日,或許人比較少,但我想即使是假日,裡頭也不至於會有擁擠感。除了藏書區,也有一些特殊的區域設置。例如資訊區、美國文化區。漫畫區看起來很舒適,可以讓人坐上一整天,可惜我沒有這麼多的悠閒可以揮霍。

行走在書本之間,是一種樂趣。圖書館的體驗與書店也各不相同。書店帶來的許多是新奇、是流行的資訊、新穎的訊息,是一些激情的邂逅。圖書館堆積的則是沉甸甸厚實的文化,讓人很想要花上數載浸淫,讓人想要從中偷取、獲得些什麼。我很享受能夠在書海徜徉,這裡看一點、那裡讀一些的悠遊自在。任意地貪看知識、踏足書中世界。我想這是人類一種原始對於資訊的喜愛,一種喜歡聽故事的心。甚至喜歡認識人、喜歡聊天都是這種心理的延伸。身在書堆之中就像有一大群朋友,更棒的是只要你願意,所有人都會對你敞開心胸。

真想要坐擁一座書城啊。

回程又順路到了茉莉。仍是忍不住帶回一本宇宙的寂寞心靈、一本給初學者看的認識建築。老實說快要出國唸書了,這些書也不太可能帶著走,多半也是堆積在家裡。以理性而言,該要停止這類的行為。但一種藏書人的慾望趨使,實是停不下來。或許長此之下,將來我真的會有一座書城吧。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白斑鐵木兒

最近隊上換新槍,由原本的黑槍換成了原木木紋。
姑且不論這個更換是否合適,我也分配到了一把專屬的新槍。
我為他取了個名字。
一開始由鐵木發想,想過要叫鐵木奇萊。
後來由於其槍管上有白斑數點,遂取名為「白斑鐵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