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O
Market Street
Fremont
城市之光
金門大橋
Palace of Fine Art
漁人碼頭
Coit Tower
Saint Peter and Paul
De Young
Leigon of Honor
Lands End
MOMA
V. C. Morris Gift Shop
Grace Cathedral
Cable Car Museum
Berkeley
卡斯楚街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UC Berkeley 週邊書店探索
得知 UC Berkeley 週邊有許多書店時,真心覺得那兒的學生真是太幸福了。雖然過往傳奇的獨立書店「Cody's Books」以不復存在,但仍值得花上一天來好好來一次探索。這天搭 Bart 到了 Berkeley 不免先探索一下校園,看看這個加州大學的起始之地。從學校的西面進去,途中會經過一條小溪。學校裡面有湖泊見得多了,有條小溪倒挺特別。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位於學校中心的鐘塔。學校再往上還有個國家實驗室,不過上坡太辛苦了,也不知道值不值得走這一回。姑且隨意繞繞當作散步。其實學校也有不少奇妙景觀,但這天沒興致作畫,他日找個地陪再訪不遲。說著說著就從學校南邊繞了出來。
順著電報街一路過來,第一家遇到的書店就是「Moe's Books」。也是頗有歷史的一家店了,從1959年起,也陪伴了許多學生的求學歲月吧。除了賣書外,書店也提供場所舉辦一些文藝活動。書店挺大的,地下一樓、加上地上三樓,我們學校附近如果能有這樣一家我就有地方殺時間了。這家書店賣新書也買二手書,地下室有很大一區都是二手的科幻小說,蠻適合來搜羅便宜的平裝版來閱讀。除了科幻區之外,地下室有個小角落擺放著二手的明信片,甚至還有已經寫過的名片在裡頭。說不定能從中挖出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一路上樓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書,但是沒發現什麼會讓我衝動買下的書兒。我的挖寶行程一項都包含物理類書籍,晃到了最上層總算發現他們的蹤跡了。大概因為鄰近大學,這兒的二手書可以找到許多大學的教科書。如果勤加探索總能挖到些什麼吧。看到一本李政道的《Particle Physics and Introduction of Field Theory》,上頭疑似有作者簽名。猜想簽名應該是真的,大概店員看不懂中文字吧。
離開 Moe's,對面街角的書店就是「Shakespeare & Co Books」。其中一面牆壁上還有很漂亮的塗鴉,相當惹眼。比起 Moe's 這家書店就小得多。但是稍微陰暗的空間、堆到天花板的書架、以及許多古舊的書營造了一種古典書店的氣氛。剛走進去就能看見一整個書櫃都是精裝的文學書。這邊說的精裝不是指單純 hardcover,而是真的裝訂華麗、封面多半有燙金的字體。如果有位喜愛閱讀的朋友,這些書非常適合買來當作一份禮物。
整體來說這家書店比較偏文學一點。算是我比較少會購買的類別,不過這家店很有自己的風格,逛著也有趣。書架上甚至可以找到《紅樓夢》。
除了電報街,其它的書店多半在 UC Berkeley 的西側,也就是 Berkeley downtown 一帶。穿過一小片住宅區當作散步,書店就在不遠處了。
「Pegasus Books」除了我拜訪的這一家外,另外還有兩個店面。這家店雖然沒有 Moe's 這麼古老,卻也是從1969年就開始點亮這個社區。店面不算大,就一層樓。記得在我造訪時,有位店員一直在我附近晃來晃去,很辛苦地給書上架。這家店也是兼賣新書跟二手書。有些還蠻便宜的,最有印象的是全新《魔戒》新版前傳加三部曲只要二十五塊。值得一提這家電的科幻小說也相當不少,合理懷疑 Berkeley 的學生很愛看科幻作品。在這兒找到了一本精裝的《The Bicentennial Man》,價錢不貴就把他帶回家了。
「Half Price Books」這家書店就在 Bart 的車站附近,從店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家標榜價格便宜的書店。進去一探也確實如此,不實都能看到五塊錢甚至更低的價錢。同樣一本書這邊的價錢多半比較便宜。店面還不小,基本上各類的書籍都找得到,還有很多像是漫畫、DVD這一類的商品。漫畫美國或是日本的都有。
晃到這家店時其實已經有些疲累了,沒有太多的心力尋找寶貝。雖說如此,還是給我探到了 Pais 的《Subtle is the Lord》,前些天才正想到這本書呢。而且價錢打完折後還不到五塊錢。如果不用考慮負重的話,大概會在這兒多撿幾本書。對於窮學生來說,這真是個好地方呢。
李政道簽名? |
一路上樓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書,但是沒發現什麼會讓我衝動買下的書兒。我的挖寶行程一項都包含物理類書籍,晃到了最上層總算發現他們的蹤跡了。大概因為鄰近大學,這兒的二手書可以找到許多大學的教科書。如果勤加探索總能挖到些什麼吧。看到一本李政道的《Particle Physics and Introduction of Field Theory》,上頭疑似有作者簽名。猜想簽名應該是真的,大概店員看不懂中文字吧。
Shakespeare & Co Books |
離開 Moe's,對面街角的書店就是「Shakespeare & Co Books」。其中一面牆壁上還有很漂亮的塗鴉,相當惹眼。比起 Moe's 這家書店就小得多。但是稍微陰暗的空間、堆到天花板的書架、以及許多古舊的書營造了一種古典書店的氣氛。剛走進去就能看見一整個書櫃都是精裝的文學書。這邊說的精裝不是指單純 hardcover,而是真的裝訂華麗、封面多半有燙金的字體。如果有位喜愛閱讀的朋友,這些書非常適合買來當作一份禮物。
整體來說這家書店比較偏文學一點。算是我比較少會購買的類別,不過這家店很有自己的風格,逛著也有趣。書架上甚至可以找到《紅樓夢》。
除了電報街,其它的書店多半在 UC Berkeley 的西側,也就是 Berkeley downtown 一帶。穿過一小片住宅區當作散步,書店就在不遠處了。
「Pegasus Books」除了我拜訪的這一家外,另外還有兩個店面。這家店雖然沒有 Moe's 這麼古老,卻也是從1969年就開始點亮這個社區。店面不算大,就一層樓。記得在我造訪時,有位店員一直在我附近晃來晃去,很辛苦地給書上架。這家店也是兼賣新書跟二手書。有些還蠻便宜的,最有印象的是全新《魔戒》新版前傳加三部曲只要二十五塊。值得一提這家電的科幻小說也相當不少,合理懷疑 Berkeley 的學生很愛看科幻作品。在這兒找到了一本精裝的《The Bicentennial Man》,價錢不貴就把他帶回家了。
「Half Price Books」這家書店就在 Bart 的車站附近,從店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家標榜價格便宜的書店。進去一探也確實如此,不實都能看到五塊錢甚至更低的價錢。同樣一本書這邊的價錢多半比較便宜。店面還不小,基本上各類的書籍都找得到,還有很多像是漫畫、DVD這一類的商品。漫畫美國或是日本的都有。
晃到這家店時其實已經有些疲累了,沒有太多的心力尋找寶貝。雖說如此,還是給我探到了 Pais 的《Subtle is the Lord》,前些天才正想到這本書呢。而且價錢打完折後還不到五塊錢。如果不用考慮負重的話,大概會在這兒多撿幾本書。對於窮學生來說,這真是個好地方呢。
舊金山的獨立書店們
City Lights |
說到舊金山的書店就不得不提到「城市之光」。最早是從鍾芳玲的《書店風景》讀到這家書店。在書店裡標示的類似副標語的「A Literary Meetingplace Since 1953」應該算是個很好的註解。自1953年起這家店就在文化上扮演先驅者。除了販賣書籍,同時也作為出版社出版書籍。歷史尚有太多值得著墨的地方,但我還是著重在我個人的體驗上吧。
我在12月24日也就是聖誕夜來到城市之光。這天書店提早在九點歇業,店裡人也不多,我可以好好探索一番。店共有三層,分別是一、二樓和地下室。一樓主要是文學或藝術類的書籍。有一個專區專門擺放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建築類方面,不樣一般的書店大多是作品集這類由大量圖片組成的書籍,而多是篇論述類或是人物傳記、評論等。對我個人來說是個適合挑選學習材料的好地方。文學方面有許多長銷經典,而不會只是當期的新書。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書架上常常有標註「Staff Pick」的作品,提供顧客一些值得推薦的選擇。二樓是個比較小的空間稱作「Poetry Room」,專門擺放詩集以及「Beat Literature」。在這兒可以找到如《On The Road》等作品。詩集方面實在太不了解就匆匆晃過了。
地下室是個挺大的空間。印象中有人文、歷史、心理、科幻、科學等分類的書籍。科幻類擺放了大量的經典作品,我熟悉的如《基地》系列、《銀河便車指南》、克拉克、菲利浦迪克等小說都陳列其上。除了舊的經典外也有新書,有本《The Windup Girl》讓我有點感興趣。讓我有點意外的是,很顯然科學類的書籍也是經過挑選。在最上頭看到 Dirac 的傳記《The Strangest Man》讓我感到十分欣慰。Roger Penrose 的書除了很知名的《The Road to Reality》外,另外一本之前沒見過的《The Emperor's New Mind》讓人頗感興趣。
總結來說,這家書店的氛圍很棒。店裡日積月累裡許多其奇怪怪的裝飾、標語等。書本的挑選上在我所知的範圍內感覺很用心,不像某些書店感覺就是資訊的雜亂堆積。感覺得到這家書店是真的希望你可以從這些書中去學習到有系統、有脈絡的知識和素養。比起中文,英文的資訊量更為龐大。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這麼一家書店可以提供選書的脈絡是很幸福的。
Green Apple Books |
這天沒有太多時間在這家逗留,還得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只能見好就收。總的來說,是會想要再次來尋寶的一家書店。希望下回有更多時間來探索。順帶一提,再隔個店面就是他的分店,專賣一些CD還是什麼的,沒時間就沒進去了。
Forest Books |
當天逛完書店剛好肚子餓,就跑到對面的拉麵店用餐。拉麵應該是還不錯,雖然印象不深,比較神奇的是結帳時還獲贈一盒 pocky。
William Stout Architectural Books |
某某建築師或某某主題一大本的建築集對我來說總是太沉重了。如果我有一個書房,那搜羅這類的書也可以算是一種樂趣。如果是一個從事設計類工作的應該就會需要這許多資料吧。現階段總提不起心力購買。現在比較有興趣的說辦還是有關建築繪畫的書籍。這家電有個區塊專門擺放這類的書籍,看著有點想買。有本《Why Architects Still Draw》不知已經在書店看過多少回了,不過考慮到行李太重還是作罷。
「Booksmith」直譯是書匠。這店名讓我想起修書技藝「Relieur」以及過去看過的繪本《書的手藝人》。這家店給人的感覺也是屬於社區書店。跟城市之光一樣有著員工推薦的小卡。不同種類的書籍,牆上有相對應的可愛壁畫。也有不少感覺有趣的書籍。可惜沒有太多的時間細細品嘗。且待下回在好好探索一番吧。
光走了這一回還有好些書店沒有探索:「東風書店」、「Book Passage」、「The Green Arcade」、「Bolerium Books」、「Borderlands Books」、「Dog Eared Books」... 以及其他灣區書店。
逛書店有點像是一門統計學。逛多了就能理出一個脈絡來。例如這本書在各書店看多了,多少能意會到這本書或者暢銷、或者在這領域很重要。過去中文書店逛得多了,已經多少有點心得。這回一連逛了好些英文書店感覺自己稍稍有點成長。網路書店雖然方便,但這方面的學習卻是無法獲得的。希望這些書店能繼續長存。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為什麼用 Latex 寫作業?
為什麼用 Latex 寫作業?我認為有許多好的理由。
先說比較表面的。
1. 美觀
即使是我自認書寫還不錯,Latex 還是比較整齊、容易閱讀。更不要說某些人的書寫之糟糕。也不用費力去解讀 notation 之類的問題。改作業的助教、教授多半也比較開心。
2. 方便
電子檔的好處大家都很清楚吧。好攜帶、好整理。好好建檔的話、多年後要找都不是問題。當然如果助教接受電子檔還可以減少紙張浪費。像要分享給別人也較為簡便、可以遠距離分享。
再來說說比較內在的。
3. 釐清思路
當初用手寫作業時,大多只列出 equation,鮮少附上講解。其中可能的理由是加上文字敘述會太亂,或這計算完後懶得再補上說明。然而在用 Latex 時比較像是在寫文章。是在計算過後,重新整理一遍思考的過程。我會附上說明,解釋每一個項及其含意。最好的情況是再附上 motivation 以及起承。將來回頭看也更能快速明瞭。
4. 不能打馬虎眼
雖然跟前一個理由稍微有重複的地方,但我想分開來講。在重新整理一遍的過程,有時會發現有些地方似乎有些模糊不清,打成文檔的時候時常一目了然。如果是手寫大概就矇混過去了,這時就是個強迫自己仔細驗證的好機會。
總結有這許多好處,真覺得當初應該早點學習 Latex。
先說比較表面的。
1. 美觀
即使是我自認書寫還不錯,Latex 還是比較整齊、容易閱讀。更不要說某些人的書寫之糟糕。也不用費力去解讀 notation 之類的問題。改作業的助教、教授多半也比較開心。
2. 方便
電子檔的好處大家都很清楚吧。好攜帶、好整理。好好建檔的話、多年後要找都不是問題。當然如果助教接受電子檔還可以減少紙張浪費。像要分享給別人也較為簡便、可以遠距離分享。
再來說說比較內在的。
3. 釐清思路
當初用手寫作業時,大多只列出 equation,鮮少附上講解。其中可能的理由是加上文字敘述會太亂,或這計算完後懶得再補上說明。然而在用 Latex 時比較像是在寫文章。是在計算過後,重新整理一遍思考的過程。我會附上說明,解釋每一個項及其含意。最好的情況是再附上 motivation 以及起承。將來回頭看也更能快速明瞭。
4. 不能打馬虎眼
雖然跟前一個理由稍微有重複的地方,但我想分開來講。在重新整理一遍的過程,有時會發現有些地方似乎有些模糊不清,打成文檔的時候時常一目了然。如果是手寫大概就矇混過去了,這時就是個強迫自己仔細驗證的好機會。
總結有這許多好處,真覺得當初應該早點學習 Latex。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Interstellar》雜感
《Interstellar》無論如何都會是一部經典。勾起我好多過去接觸科幻作品的經驗啊。
首先先說《2001:太空漫遊》吧。這部電影實在太有名了,導演不可能沒看過。我猜想電影裡的某些元素大概有致敬的意味在。《2001:太空漫遊》可以說是硬科幻的代表作。Arthur Clarke 創作的許多嚴謹設定都重現在《Interstellar》。例如太空船旋轉產生人工重力、長途太空旅行的冷凍睡眠等等。順道一提,太空漫遊小說的第三部《2061》有個登陸哈雷彗星的情節,剛好跟最近歐洲太空總署登陸彗星的事蹟相呼應。比起許多好萊塢的科幻片,《Interstellar》很有一種樸實感。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如何評價,我個人是很喜歡。不過在心中一直拿來跟《2001》比較,一直覺得節奏還是快了一點。這來就是很搶戲的機器人TARS。在造型設計上簡單又特別,應該會成為經典之作。在太空旅行的角色上,又不得不讓人想起《2001》裡的超級電腦 HAL。這裡小小的覺得結尾超越時空的部份,小小的破壞了原本嚴謹的硬科幻風格。雖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收尾,但總覺得有些欠缺完美。不過話說回來,最後莫名其妙的部份倒是又跟《2001》如出一轍。
要說電影什麼元素是《2001》所沒有的,那大概就世界末日的氛圍吧。末日情節是科幻作品常見的元素,但是跟太空旅行作結合的就比較少見了。我讀過、看過的中,《火星三部曲》應該有擦些邊,另外大概就是《Spin》了。充滿末日氣息、以及太空主題。
電影裡在不同時間軸的影像傳輸著實讓我回憶起 Heinlein 的小說《4=71》,最後父女重逢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小說的場景。
首先先說《2001:太空漫遊》吧。這部電影實在太有名了,導演不可能沒看過。我猜想電影裡的某些元素大概有致敬的意味在。《2001:太空漫遊》可以說是硬科幻的代表作。Arthur Clarke 創作的許多嚴謹設定都重現在《Interstellar》。例如太空船旋轉產生人工重力、長途太空旅行的冷凍睡眠等等。順道一提,太空漫遊小說的第三部《2061》有個登陸哈雷彗星的情節,剛好跟最近歐洲太空總署登陸彗星的事蹟相呼應。比起許多好萊塢的科幻片,《Interstellar》很有一種樸實感。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如何評價,我個人是很喜歡。不過在心中一直拿來跟《2001》比較,一直覺得節奏還是快了一點。這來就是很搶戲的機器人TARS。在造型設計上簡單又特別,應該會成為經典之作。在太空旅行的角色上,又不得不讓人想起《2001》裡的超級電腦 HAL。這裡小小的覺得結尾超越時空的部份,小小的破壞了原本嚴謹的硬科幻風格。雖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收尾,但總覺得有些欠缺完美。不過話說回來,最後莫名其妙的部份倒是又跟《2001》如出一轍。
要說電影什麼元素是《2001》所沒有的,那大概就世界末日的氛圍吧。末日情節是科幻作品常見的元素,但是跟太空旅行作結合的就比較少見了。我讀過、看過的中,《火星三部曲》應該有擦些邊,另外大概就是《Spin》了。充滿末日氣息、以及太空主題。
電影裡在不同時間軸的影像傳輸著實讓我回憶起 Heinlein 的小說《4=71》,最後父女重逢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小說的場景。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近日修課小感
這學期在上 D'Hoker 的 Statistical Mechanics II。D'Hoker 應該算是系上公認教得好的教授。場論、四大力學除了電動外,大概都教得得心應手。許多課都有整理得相當清晰的講義。
有興趣請見這個網站:
http://www.pa.ucla.edu/content/eric-dhoker-lecture-notes
說起來,對於一門學問有深刻了解,通常能成一家之言。正常而言,沒有一本課本能夠完全適合你,最好的情況就是重新歸納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所以理想的狀況就是整理成自己的講義、或者寫成一本書。就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頭講的,真正的閱讀不是完全接受,而是能在閱讀中思考自己會如何組織這些內容。這大概也是為何許多教授喜歡用自己的講義。像 D'Hoker 這樣能在各個領域都能自成一格,希望有天也能如此。
從以前就有點這麼覺得了,最近更是深有體悟到,會在課堂上講歷史的老師通常是好老師。
當然這不表示不講歷史就是教得不好,不過能夠在課堂上帶出歷史,想來必須熟悉整個脈絡,境界總是再高一些。
最近課裡提到了 Kenneth Wilson。過去孤陋寡聞,不認識這位去年剛過逝的大師。Wilson 以重整化的工作在 1982 年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是難得的單人獲獎。同時他也是用電腦處理粒子物理計算的先驅。能在兩個領域有重大貢獻,真不是簡單人物。Weinberg 曾說 Wilson 是物理學家中非常少數能夠改變我們思考物理的方式的一位。
原文如下:
“Ken Wilson was one of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hysicists who changed the way we all think, not just about specific phenomena, but about a vast range of different phenomena,”
有興趣請見這個網站:
http://www.pa.ucla.edu/content/eric-dhoker-lecture-notes
說起來,對於一門學問有深刻了解,通常能成一家之言。正常而言,沒有一本課本能夠完全適合你,最好的情況就是重新歸納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所以理想的狀況就是整理成自己的講義、或者寫成一本書。就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頭講的,真正的閱讀不是完全接受,而是能在閱讀中思考自己會如何組織這些內容。這大概也是為何許多教授喜歡用自己的講義。像 D'Hoker 這樣能在各個領域都能自成一格,希望有天也能如此。
從以前就有點這麼覺得了,最近更是深有體悟到,會在課堂上講歷史的老師通常是好老師。
當然這不表示不講歷史就是教得不好,不過能夠在課堂上帶出歷史,想來必須熟悉整個脈絡,境界總是再高一些。
最近課裡提到了 Kenneth Wilson。過去孤陋寡聞,不認識這位去年剛過逝的大師。Wilson 以重整化的工作在 1982 年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是難得的單人獲獎。同時他也是用電腦處理粒子物理計算的先驅。能在兩個領域有重大貢獻,真不是簡單人物。Weinberg 曾說 Wilson 是物理學家中非常少數能夠改變我們思考物理的方式的一位。
原文如下:
“Ken Wilson was one of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hysicists who changed the way we all think, not just about specific phenomena, but about a vast range of different phenomena,”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東京初探 - 國立西洋美術館
國立西洋美術館正面。 |
搭車到上野站,隔壁就是「上野公園」。上野公園內除了國立西洋美術館之外,還有門口有隻大鯨魚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和現正展出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堪稱一個博物館聚落。在東京三不五時就看到號稱「神品至寶」的這個故宮展覽,據說也是第一次故宮出借諸如翠玉白菜等國寶級收藏。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畢竟大老遠來東京卻去看故宮展實在有點蠢,我的目標可是遊客稀少的西洋美術館。
地獄門。 |
這就不得不說說,國立西洋美術館常設展的門票是 430 yen。以這張票預期可以看到的作品來說實在是很超值。再加上我去的那天是平常日,幾乎沒有什麼人,可以體驗到極為寧靜的觀賞環境。一進入展場最先是個小展區,展示著羅丹的雕塑作品。雖然最知名的幾個作品都擺在館的廣場了,但其中仍有一座讓我甚為欣賞的雕塑《Saint John the Baptist》。現場近距離下又極為靜謐的環境下,好幾次都有種他要動起來的錯覺。這個小小的展場挺昏暗的,科比意在這兒開了個斜面的天窗。隨然不是很明白他的設計,不過感覺挺好的。
美術館內部庭園一景。 |
國立西洋美術館速寫。 |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東京初探 - 神田神保町古書店街
《神保町公式本》,神田古書店聯盟發行。 |
靖國通日照少的南側一整排是各式各樣的書店。書店規模大多不大,多半是一個店面大小、一到兩樓之間。也有店家把書就堆在店外供客人參閱。各家書店所營的方向通常非常專門。例如書櫃裡推疊著各式易經命理古書的「原書房」、專售漫畫的「中野書店漫畫部」、掛著日本服、軍事迷會熱愛的「軍学堂」。也有著一棟大樓各樓層進駐著不同書店。只要是帶有好奇心的人,應該都能在神保町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太多各式書店,逛都逛不玩。馬上就放棄了要一次探索神保町全書企圖。姑且就隨意亂晃,瞧哪家有趣就上哪家尋寶。
陳列在店外的書牆。 |
不知該去哪家書店的話,不妨先上「書泉グランデ 」賣一本由「神田古書店聯盟」發行的《神保町公式本》(大概是這樣的稱呼,原諒我看不懂日文)我買的是 2013-2014 的 Vol.4,書店裡也有之前發行的老版本。即便不懂日文,從漢字和圖片大概就可以解析出感興趣的書店了。賣這本書雖然也有獲得情報的意味在,但更多的像是做紀念,標示著 2014 年到訪此地。畢竟主要還是隨機性的探索,沒有明確要尋找什麼特定書籍。
明倫堂書店。 |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旅行者的書櫃:Traveler's Bookcase
Traveler's Bookcase 店門口。 |
位於 West 3rd Street 的「Traveler's Bookcase」距離「Farmer Market」並不遠,大約走路十幾分鐘的路程。書店的外觀不是太起眼。倘若我不是先行確認了地點,很可能不小心就錯過了。但是一旦走進到店裡邊就發現別有洞天,是一家小巧但佈置的蠻精緻的書店。書大致上依照地區擺放,有個客人以為是照字母排放結果找不到書(後來被店員解救了)。我在最深處的書架找到了東亞的旅遊書。在外地翻著台灣的旅遊書籍也算是有點特別的體驗。除了書本之外,其實店裡也有些其他的東西。像是卡片、地圖、旅行的手記,另外來有一些旅行用到的小工具,如隨身的小枕頭、轉換插頭等。真是一家旅行前該造訪的店呢。
A La Carte |
希望這家書店能就這樣一直細水長流。哪天如果來到洛杉磯 Farmer Market,不妨順道來這家「Traveler's Bookcase」晃晃吧。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書店文明的最後堡壘:The Last Bookstore
The Last Bookstore 剪報介紹。 |
偶然的機緣下得知了這間光是店名就極為有趣的二手書店:「The Last Bookstore」,直譯「最後的書店」,曾被 Flavorwire 網站評選為全世界最美的 20 間書店之一。[1] 這家二手書店的創始人 Josh Spencer 打算將其幾十年來販賣東西的經驗投注在他所熱愛的書本上,2005 年在 LA Downtown 的一間閣樓創立了這家「最後的書店」。隨後也曾在 2009 年搬遷,2011年搬入了現在這個佔地 10,000 平方呎(~280坪)的新據點。[2]
The Last Bookstore 位於第五街的入口。 |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初訪 Getty Museum
Getty Center 就在 UCLA 附近,但是來到這都半年了才第一次造訪。在來之前就偶然在某本書上看過這兒的介紹。畢竟除了館藏豐富外,整體建築的設計者可是得過普立茲克獎的Richard Meier。值得一題的是參觀博物館是免費的。
位於 UCLA 附近的山頂上,Getty Museum 的展出來自於 John Getty 過去的私人收藏。要到Getty Museum 可以先抵達山腳的停車場,有免費接駁的電車可以直達位於山頂的 Getty Center。這天從 Westwood 搭 MetroBus761 出發,繞過半個 UCLA,其實很快,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下車的地點其實一點都看不出附近有座博物館。穿過隧道才發現山腳的電車就在眼前了。此時不禁有點感慨,在LA路人似乎不被視為主流的移動方式,常常覺得好像開車才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以走路進入的路口小而且不明顯。這點讓我覺得 LA 真不是一個進步的城市。
位於 UCLA 附近的山頂上,Getty Museum 的展出來自於 John Getty 過去的私人收藏。要到Getty Museum 可以先抵達山腳的停車場,有免費接駁的電車可以直達位於山頂的 Getty Center。這天從 Westwood 搭 MetroBus761 出發,繞過半個 UCLA,其實很快,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下車的地點其實一點都看不出附近有座博物館。穿過隧道才發現山腳的電車就在眼前了。此時不禁有點感慨,在LA路人似乎不被視為主流的移動方式,常常覺得好像開車才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以走路進入的路口小而且不明顯。這點讓我覺得 LA 真不是一個進步的城市。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你那邊幾點》、《郊遊》
前些日子雖然正值期末考,還是抽空去看了兩部蔡明亮的電影。儘管「蔡明亮」這名頭早已不知聽過多少遍,其實一部電影都沒看過。不過本著一種隨緣又或者遲早會見識到的心態,也沒什麼強求。
那天放映,也是我的第一部「蔡明亮」是《你那邊幾點》。果然如之前所聽聞的,很長的鏡頭。上回見識到這樣長的鏡頭大概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我不打算表示他的境界有多深,又或者手法多麼高明。但確實他呈現出其他電影所沒有的另一面。在看電影時,我覺得彷彿多出一個維度。一個主動觀察的自由度。由於鏡頭長,所以多出了餘暇能夠觀察整個情境。一般的電影藉由鏡頭的切換,導演引導著一個焦點,目光隨之被牽引。比較起來,這是被動的觀影經驗。蔡明亮的電影雖然也存在著焦點,但你總是能夠抽出心思觀察到其他地方。那是一種挺平靜的狀態。我猜想這種電影應該只適合在大螢幕看。
之後看的是去年的電影《郊遊》。大概是片子新,又獲得威尼斯評審團獎,我在Hammer Museum的電影院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觀眾。裏面幾個鏡頭的李康生看起來莫名其妙像我二伯。有幾個鏡頭很平凡,卻又覺得好像抽動了什麼。據說這部之後蔡明亮可能不拍長片了,希望不要成真。
我現在這個年紀還挺能靜下心來觀看蔡明亮。不曉得年輕個幾歲又會如何?
期望哪天這種電影在台灣也能普遍被接受,有更多人能「慢」下來。
或許哪天當我走在路上,想起這兩部電影時,我會放慢腳步,靜靜地觀察。
那天放映,也是我的第一部「蔡明亮」是《你那邊幾點》。果然如之前所聽聞的,很長的鏡頭。上回見識到這樣長的鏡頭大概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我不打算表示他的境界有多深,又或者手法多麼高明。但確實他呈現出其他電影所沒有的另一面。在看電影時,我覺得彷彿多出一個維度。一個主動觀察的自由度。由於鏡頭長,所以多出了餘暇能夠觀察整個情境。一般的電影藉由鏡頭的切換,導演引導著一個焦點,目光隨之被牽引。比較起來,這是被動的觀影經驗。蔡明亮的電影雖然也存在著焦點,但你總是能夠抽出心思觀察到其他地方。那是一種挺平靜的狀態。我猜想這種電影應該只適合在大螢幕看。
之後看的是去年的電影《郊遊》。大概是片子新,又獲得威尼斯評審團獎,我在Hammer Museum的電影院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觀眾。裏面幾個鏡頭的李康生看起來莫名其妙像我二伯。有幾個鏡頭很平凡,卻又覺得好像抽動了什麼。據說這部之後蔡明亮可能不拍長片了,希望不要成真。
我現在這個年紀還挺能靜下心來觀看蔡明亮。不曉得年輕個幾歲又會如何?
期望哪天這種電影在台灣也能普遍被接受,有更多人能「慢」下來。
或許哪天當我走在路上,想起這兩部電影時,我會放慢腳步,靜靜地觀察。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明天記得愛上我》
今天連看了《一頁台北》和《明天記得愛上我》
忽然發現這次的台灣影展我目前全勤,不過接下來面臨期末考是比較嚴峻的考驗。
希望到時有時間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
(全勤絕對不是因為我太閒,這個禮拜我就熬夜了三次)
上星期六看了《彩虹橋》,星期天看了《街頭巷尾》、《家在台北》
《街頭巷尾》目前暫居我看過最老的台灣電影。
其實在這兒看《家在台北》的感覺挺奇妙的,裡頭敘述的就是歸國學子的故事,
雖然時空背景已然不同,某些離鄉背井的情緒還是頗為類似的。
後來看wiki才發現我居然沒認出歸亞蕾和張小燕。
歸亞蕾稍微注意應該還認得出,張小燕卻是無論如何看不出來。
當初對《一頁台北》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部台北市的宣傳片。
看過之後其實覺得對於台北(或台灣)夜晚的描述還挺有意思的。
有一點讓我想起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一個有點奇幻荒誕的夜晚。
我還滿喜歡柯宇綸的這個角色。
後來才知道原來導演陳駿霖是美籍華人,父母是台灣人。
這麼說來好像稍微可以感覺到這部片觀看台北的方式似乎帶有一點距離感,
(也可能只是我的錯覺)
可以算是導演心中的夜台北吧。
《明天記得愛上我》明顯是比較小眾的電影。
但是比起《一頁台北》,反到比較帶有我個人以為的台灣味道。
《一頁台北》看台灣比較像是由外向內,《明天記得愛上我》感覺有點從裏面透出來。
題外話,二二八好像要看《悲情城市》比較應景。
忽然發現這次的台灣影展我目前全勤,不過接下來面臨期末考是比較嚴峻的考驗。
希望到時有時間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
(全勤絕對不是因為我太閒,這個禮拜我就熬夜了三次)
上星期六看了《彩虹橋》,星期天看了《街頭巷尾》、《家在台北》
《街頭巷尾》目前暫居我看過最老的台灣電影。
其實在這兒看《家在台北》的感覺挺奇妙的,裡頭敘述的就是歸國學子的故事,
雖然時空背景已然不同,某些離鄉背井的情緒還是頗為類似的。
後來看wiki才發現我居然沒認出歸亞蕾和張小燕。
歸亞蕾稍微注意應該還認得出,張小燕卻是無論如何看不出來。
當初對《一頁台北》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部台北市的宣傳片。
看過之後其實覺得對於台北(或台灣)夜晚的描述還挺有意思的。
有一點讓我想起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一個有點奇幻荒誕的夜晚。
我還滿喜歡柯宇綸的這個角色。
後來才知道原來導演陳駿霖是美籍華人,父母是台灣人。
這麼說來好像稍微可以感覺到這部片觀看台北的方式似乎帶有一點距離感,
(也可能只是我的錯覺)
可以算是導演心中的夜台北吧。
《明天記得愛上我》明顯是比較小眾的電影。
但是比起《一頁台北》,反到比較帶有我個人以為的台灣味道。
《一頁台北》看台灣比較像是由外向內,《明天記得愛上我》感覺有點從裏面透出來。
題外話,二二八好像要看《悲情城市》比較應景。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椰仔
上星期六又看了一次《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星期天看了《椰仔》、《台北星期天》
賽德克上集加上這一次算看了第四次了,所以無論如何不算新鮮了。
不過賽德克語配英文字幕讓人感覺有些吃力,好險我劇情幾乎都會背了,倒也不成問題。
反倒是《椰仔》是部叫人驚喜的作品。題材是有關新住民的議題,算是小眾的電影吧。
像這類大多在影展曇花一現的作品,能否見著也只能隨機遇。
這麼說來,遠在他鄉還能遇見也真算得上有緣了。
畢竟想租租不到,只能等個哪天學校辦個什麼活動說不準能見著。
這時候就覺得還是當個學生好啊。
我有時候比較喜歡看學生作品。
原因大概有好幾個。有時學生作品比較多元,不需要計較市場取向。
也因為這樣時常不知他會怎麼出招,能夠屢創新奇。
有時大概是比較不成熟,會有一種特殊氛圍彌漫在片中。
這也大概是我為何大四看了金穗獎後,一直都很喜歡的緣故的吧。
話說回來,《椰仔》的男主角從2010年金穗的《秘密海》我就有印象了。
之後還有《狗日午後》,依稀記得清大某場演講《身之動》也有露面。
(甚至還有莒光的單元劇)
回家後查了才知道原來《椰仔》就是上屆金穗獎的最佳劇情片,
多少了卻我去年沒能看金穗影展的遺憾。
星期天看了《椰仔》、《台北星期天》
賽德克上集加上這一次算看了第四次了,所以無論如何不算新鮮了。
不過賽德克語配英文字幕讓人感覺有些吃力,好險我劇情幾乎都會背了,倒也不成問題。
反倒是《椰仔》是部叫人驚喜的作品。題材是有關新住民的議題,算是小眾的電影吧。
像這類大多在影展曇花一現的作品,能否見著也只能隨機遇。
這麼說來,遠在他鄉還能遇見也真算得上有緣了。
畢竟想租租不到,只能等個哪天學校辦個什麼活動說不準能見著。
這時候就覺得還是當個學生好啊。
我有時候比較喜歡看學生作品。
原因大概有好幾個。有時學生作品比較多元,不需要計較市場取向。
也因為這樣時常不知他會怎麼出招,能夠屢創新奇。
有時大概是比較不成熟,會有一種特殊氛圍彌漫在片中。
這也大概是我為何大四看了金穗獎後,一直都很喜歡的緣故的吧。
話說回來,《椰仔》的男主角從2010年金穗的《秘密海》我就有印象了。
之後還有《狗日午後》,依稀記得清大某場演講《身之動》也有露面。
(甚至還有莒光的單元劇)
回家後查了才知道原來《椰仔》就是上屆金穗獎的最佳劇情片,
多少了卻我去年沒能看金穗影展的遺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