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陽陽》,算是第一部看過鄭有傑導演的劇情長片。之前只看過《10+10》裡的短片《潛規則》,以及公視的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發現鄭有傑似乎也有自己愛用的演員班底。希望有天可以看到今年上映的《太陽的孩子》。
某個角度而言,鄭有傑和戴立忍頗有雷同之處,雖然戴立忍明顯比較帥。兩位同時都是導演也是演員,而且我猜測他們可以當導演還比較容易過活。兩位同樣關心社會議題,這也反映在兩人的作品裡。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就屬於這一類。《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部非常青春的片子,其實整個基調都超沉重,配樂《Life's struggle》確實很適合其氛圍,尤其是最後一集。
《陽陽》我覺得是部蠻值得一看的電影,裡面很愛給演員臉部的特寫鏡頭。不過如果真要介紹也不知要從和介紹起,有興趣自己去看吧。查了一下發現票房很差,真要說也不算是太過沉悶、藝術取向的電影,猜想可能是宣傳不夠吧。幸好《太陽的孩子》看起來賣得還不錯,應該暫時不用擔心沒有下一部片。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
最近總算看完了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這是一本非常棒的書,調理分明、結構完整,讓人充份感受到地理學的魅力。一生中如果能寫一本像這樣的書就好了。整本書環繞著一個明確的主軸、一個歷史的大問題,何以這個世界有著巨大的文明差異、發展不平等?為何是歐亞民族征服了新世界、非洲等一般認知下的第三世界?從這樣的一個思考下,作者嘗試由最起始人類物種從非洲向外遷徙開始談起、不同地區人類落腳的年代差異。再分別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各地方發展的優勢或劣勢。
作者先從動、植物物種上來比較各大陸間的潛力差異。植物上來說,最先比較農業社會與狩獵、採集社會的分別。發展出農業的社會可以稱起較高的人口密度、形成更大的社群,也有機會產出多餘的糧食供給如工匠、祭司等不生產糧食的份子,以發展出更複雜的社會結構。在農業社會與狩獵、採集社會接觸時,也每每是農業社會獲勝。所以農業上的發展潛力在長遠的歷史發展上至關重要。但是其實適合人類種植、改良作為熱量來源的作物其實在自然界中只佔了非常小一部份。比較各大陸原生物種後可以發現在歐亞大陸上幾乎包含了人類所需的作物物種。
個章節再從適合馴養的動物物種做比較、各大陸東西向與南北向傳播的差異、人口稠密性與病菌演化的關係、技術的發展與傳播等面向,環環相扣、佐以各種證據將人類歷史長遠的發展包含在內。各種的資訊、證據、說理堆疊出一個故事,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歷史圖像。會感覺到作者帶領你掌握了人類歷史一條貫串全體的脈絡。不過在最後一個章節理討論近代史的部份就沒讓人這麼信服,有需多可以質疑討論的部份。一方面也是離我們越近其實越不容易看清。
看完這本書可以體會到地理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為了解決書中的問題,判斷年代需要運用物理學、地質學、人類考古學、地球科學,需要研究植物、動物物種的生物學、農業學、生物演化學,在研究個族群發展、關係的人類學乃至語言學。運用各種不同學問所獲得資訊才得以拼湊出一個巨觀的圖像。
作者先從動、植物物種上來比較各大陸間的潛力差異。植物上來說,最先比較農業社會與狩獵、採集社會的分別。發展出農業的社會可以稱起較高的人口密度、形成更大的社群,也有機會產出多餘的糧食供給如工匠、祭司等不生產糧食的份子,以發展出更複雜的社會結構。在農業社會與狩獵、採集社會接觸時,也每每是農業社會獲勝。所以農業上的發展潛力在長遠的歷史發展上至關重要。但是其實適合人類種植、改良作為熱量來源的作物其實在自然界中只佔了非常小一部份。比較各大陸原生物種後可以發現在歐亞大陸上幾乎包含了人類所需的作物物種。
個章節再從適合馴養的動物物種做比較、各大陸東西向與南北向傳播的差異、人口稠密性與病菌演化的關係、技術的發展與傳播等面向,環環相扣、佐以各種證據將人類歷史長遠的發展包含在內。各種的資訊、證據、說理堆疊出一個故事,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歷史圖像。會感覺到作者帶領你掌握了人類歷史一條貫串全體的脈絡。不過在最後一個章節理討論近代史的部份就沒讓人這麼信服,有需多可以質疑討論的部份。一方面也是離我們越近其實越不容易看清。
看完這本書可以體會到地理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為了解決書中的問題,判斷年代需要運用物理學、地質學、人類考古學、地球科學,需要研究植物、動物物種的生物學、農業學、生物演化學,在研究個族群發展、關係的人類學乃至語言學。運用各種不同學問所獲得資訊才得以拼湊出一個巨觀的圖像。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刺客聶隱娘》與映後問答
搶在北美上映之前,學校邀請了侯孝賢導演並放映《刺客聶隱娘》。這天下午吃過午飯,信步走過校園到了北邊的 James Bridge Theater。雖然已經提早二十多分鐘到場,卻有不少人已經在等待。陸陸續續又有更多人,除了學生外,其中不少應該是洛杉磯地區的華人。
侯導電影裡的年代最久遠也就《自由夢》裡的日治時代。忽然這麼一下跳到唐代,衍生了許多新個感覺。對於電影的感想暫且不提,我還需時間咀嚼一番。
電影過後,在轉頭看見侯導現身在後門等待進場的身影,當下內心有點那麼點激動。第一次看到本人,就是印象中那個穿著隨性的侯導、帶個鴨舌帽,在周圍西裝筆挺人士環繞下稍微有點突兀。主辦單位就這樣領著侯孝賢導演進場。
主持人一堆開場白、歡迎侯導首次蒞臨本校、贈禮、拍照。隨後進入問答時間。在此就紀錄一些與侯導問答的內容。這部電影於上一部《紅氣球》時隔八年,主要是因為擔任台北電影節、金馬獎的主席。在這些年裡把一些制度做了改變,不再是主席完全掌握大權,而是組織一個委員會,他認為這樣才能長久經營。
問及電影中時而改變的長寬比,侯導說到現在的技術使得改變長寬比非常容易。一些長寬比的改變是考量到畫面的結構。例如其中彈琴的畫面為了琴身而選擇使用寬畫面。特別提到許多場景選用標準比例(1:1.37)是因為拍人很漂亮,無論是全身或半身,從以前就很喜歡,有機會自然就多用。
侯導電影裡的年代最久遠也就《自由夢》裡的日治時代。忽然這麼一下跳到唐代,衍生了許多新個感覺。對於電影的感想暫且不提,我還需時間咀嚼一番。
電影過後,在轉頭看見侯導現身在後門等待進場的身影,當下內心有點那麼點激動。第一次看到本人,就是印象中那個穿著隨性的侯導、帶個鴨舌帽,在周圍西裝筆挺人士環繞下稍微有點突兀。主辦單位就這樣領著侯孝賢導演進場。
主持人一堆開場白、歡迎侯導首次蒞臨本校、贈禮、拍照。隨後進入問答時間。在此就紀錄一些與侯導問答的內容。這部電影於上一部《紅氣球》時隔八年,主要是因為擔任台北電影節、金馬獎的主席。在這些年裡把一些制度做了改變,不再是主席完全掌握大權,而是組織一個委員會,他認為這樣才能長久經營。
問及電影中時而改變的長寬比,侯導說到現在的技術使得改變長寬比非常容易。一些長寬比的改變是考量到畫面的結構。例如其中彈琴的畫面為了琴身而選擇使用寬畫面。特別提到許多場景選用標準比例(1:1.37)是因為拍人很漂亮,無論是全身或半身,從以前就很喜歡,有機會自然就多用。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
買下這本《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至今也已經過了兩年多。猶記得是在花蓮的時光二手書店買下這本書。或許是乘著遊興,又或許是粗略瀏覽之時被其滿溢的冒險生命力所感染。無論如何,事實就是那年環島旅行的旅途中買下了這本書。然而即便買下時是雄心壯志,但另一個事實是拖了兩年有餘,才終於看完這本書。
在看過這本書之前,我是半點都不認識劉其偉奈何許人也。畢竟無論是在其知名的繪畫、人類學領域,我所知都極其有限。說起來,作為傳記,自出生到老年,記述上雖說也沒有缺什麼,但總的來說,總覺得沒寫到骨子裡去。裡頭不乏對人物性格的描寫,但感覺人物的形象沒從只上蹦出來。
不過劉老著述不少,如果想多瞭解其人,從其著作應該會是不錯的方式。
在看過這本書之前,我是半點都不認識劉其偉奈何許人也。畢竟無論是在其知名的繪畫、人類學領域,我所知都極其有限。說起來,作為傳記,自出生到老年,記述上雖說也沒有缺什麼,但總的來說,總覺得沒寫到骨子裡去。裡頭不乏對人物性格的描寫,但感覺人物的形象沒從只上蹦出來。
不過劉老著述不少,如果想多瞭解其人,從其著作應該會是不錯的方式。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Still Life》:那年代的伊朗
同樣是在 Billy Wilder Theater 的伊朗影展,今天放映的是《Still Life》、或者稱為《Tabiate bijan》。如果上 wiki 查名為《Still Life》的電影可以找到一大堆,甚至包括賈樟柯的《三峽好人》。這部片曾在柏林影展獲得銀熊獎。這系列的伊朗影展其實都是2014年的新作品,僅有這麼一部《Still Life》是1974年的老電影。作為僅有的一部老作品,說明其應該有著特殊的地位吧。根據開場的介紹在伊朗影史上似乎確實佔有一席之地。其導演 Sohrab Shahid-Saless 是伊朗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由於 Farhang Foundation 的幫助才得以在此登上螢幕。說起來世界上各國都有許多傑出的作品,但除了好萊塢的鉅作,其他在世界上並不容易為人所知。能偶然觀上這部電影真是太好了。
電影播放時附帶的是法語字幕,英文字幕還要另外投影上去。好像是主辦單位另外準備的。不過事實上,整部電影對白相當少,甚至沒有字幕都不會有太大影響。不清楚原本片名波斯文《Tabiate bijan》的意思,但英文片明《Still Life》某種程度上點出了電影的基調。主角這位老人三十多年來為鐵路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僅僅就是火車經過時降下柵欄。大兩的片段就是老人的工作、往返於家與工作地點、抽煙、喝茶、吃飯、織布。說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內容,然而我覺得好像將整個時代的生活記憶濃縮在電影裡。侯孝賢也很喜歡拍吃飯。確實吃飯包含著太多文化了。從電影我知道他們喝茶會將茶倒在碟子裡喝、會配著方糖、吃飯是一鍋東西配著餅、許許多多...。
許許多多畫面的架構與色彩,獨立出來都是一幅美麗繪景。或許只是很殘破的鄉村、荒郊的鐵路、破爛的房子、空蕩簡陋的住所,卻都呈現出一種生命力。映後這部片的攝影師參與了座談,透過翻譯接受訪問。他提到這是一部很「誠實」的電影。導演將自己的父親投影在主角上,在電影的段落甚至投注了真實的忿怒。片中曾提及時間是1960年,可以理解為這就是伊朗那個年代鄉村裡的景象。透過這部片,得以一窺其真實面貌。
電影播放時附帶的是法語字幕,英文字幕還要另外投影上去。好像是主辦單位另外準備的。不過事實上,整部電影對白相當少,甚至沒有字幕都不會有太大影響。不清楚原本片名波斯文《Tabiate bijan》的意思,但英文片明《Still Life》某種程度上點出了電影的基調。主角這位老人三十多年來為鐵路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僅僅就是火車經過時降下柵欄。大兩的片段就是老人的工作、往返於家與工作地點、抽煙、喝茶、吃飯、織布。說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內容,然而我覺得好像將整個時代的生活記憶濃縮在電影裡。侯孝賢也很喜歡拍吃飯。確實吃飯包含著太多文化了。從電影我知道他們喝茶會將茶倒在碟子裡喝、會配著方糖、吃飯是一鍋東西配著餅、許許多多...。
許許多多畫面的架構與色彩,獨立出來都是一幅美麗繪景。或許只是很殘破的鄉村、荒郊的鐵路、破爛的房子、空蕩簡陋的住所,卻都呈現出一種生命力。映後這部片的攝影師參與了座談,透過翻譯接受訪問。他提到這是一部很「誠實」的電影。導演將自己的父親投影在主角上,在電影的段落甚至投注了真實的忿怒。片中曾提及時間是1960年,可以理解為這就是伊朗那個年代鄉村裡的景象。透過這部片,得以一窺其真實面貌。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Red Rose》:伊朗綠色革命的餘波
正值一系列的 Iranian Cinema 在 Billy Wilder Theater 展出。當初看阿巴斯的電影至今印象深刻,找了機會隨機挑了這部《Red Rose》。今天原本還想說似乎早到了一點,沒想到裡頭幾乎已經坐滿了人。索性跑到前頭選了第一排的座位。比起偏左偏右,寧可抬頭辛苦一點。看這會場滿滿的人,似乎幾乎都是伊朗人。雖然不是完全肯定,但大家都是中東面孔,操著我不懂的語言。
今天電影播放後會有電影導演 Sepideh Farsi 的座談。再次要對我自己的刻版印象道歉,原來這是一位女性導演。而這部《Red Rose》是一部以「伊朗綠色革命」為背景的作品。故事並不遙遠,就在2009年,一場要求選舉公正、改革的抗爭。台灣媒體對於國際新聞的著墨實在太少了,在這樣缺乏資訊下彷彿世界現狀是靜止的,第一世界彷彿永遠和平、其他國家也彷彿永遠不變。殊不知世界個處都在變化、地球正飛快轉動。對於伊朗的歷史、政治很是陌生。依稀記得《茉莉人生》中轉向伊斯蘭治國的壓抑社會、電影《Argo》英、美留下的爛攤子。從來都不知曉就在若干年前,發生了這麼一場為了自由、民主的運動。
雖然就結果而言,「綠色革命」的訴求是失敗的。至今伊朗政府仍然控制資訊、媒體。但事情永遠不會就這麼過了,總會留下些什麼,悄悄地影響著人們。這部電影也是其一吧。
而這部作品想當然爾是無法在伊朗進行拍攝,導演本人主要的活動是在法國、電影的拍攝則是在希臘。電影中許多的影像模糊片段,我起先以為是拍攝手法,之後才知道是他們在事件發生時從 youtube 上下載的真實影片。映後的座談裡導演也提到,他了解在拍了這麼一部片後,他是無法回到伊朗的。但是作為一個在海外有能力發聲的伊朗人,這是他的選擇。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風櫃來的人》、《在那河畔青草青》
《風櫃來的人》是侯孝賢與朱天文合作首次執導的電影,也是繼《孩子的大玩偶》後,侯導繼續發展他個人風格的第二支片。風櫃是澎湖的地名,以劇情來說跟《戀戀風塵》可以說是異曲同工。都是年輕人來到大城市闖蕩、茫然、生存的故事。差別只在於來自澎湖的漁村、抑或是猴硐的礦坑。侯導也曾在他第二部片《風兒踢踏踩》中於澎湖取景。我沒去過澎湖,但我猜想現在的澎湖與電影裡差別已經很大了。漁村打架鬧市的少年想來可能是侯導自身的某些投影吧。在漁村待不住來到了侯導的家鄉高雄,嘗試在當時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工廠工作。出於對侯孝賢寫實風格的信任,猜想我爸年輕時所看到大概就是這樣的景象吧。
在《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中印象是採訪賈樟柯的段落,曾提到他看侯孝賢的電影,隨然處於不同的時空,卻與他個人的經驗有著驚人的類似。電影所刻畫的年代記憶,十幾、二十年後在大陸的土地上重現,經歷同樣的社會發展、轉型。當時《台灣新電影》播放的片段就是這部《風櫃來的人》。
在《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中印象是採訪賈樟柯的段落,曾提到他看侯孝賢的電影,隨然處於不同的時空,卻與他個人的經驗有著驚人的類似。電影所刻畫的年代記憶,十幾、二十年後在大陸的土地上重現,經歷同樣的社會發展、轉型。當時《台灣新電影》播放的片段就是這部《風櫃來的人》。
《在那河畔青草青》是侯導的第三部電影,是發生寫實「相變」前最後一部。不太意外的又是鍾震濤主演,是與香港合作出品的。不過比起之前兩部,更多地描繪了鄉村景色,呈現了一個我沒見過、還沒商業化的內灣。同樣作為台鐵的支線,帶出了於《戀戀風塵》略為相似一點意象。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10+10》:那年沒看成的台灣大雜匯
《10+10》是一部我當初就想看的電影,或者說二十部想看的電影。還記得當時新竹沒上映,台中上映期超短,就此扼腕。老實說,二十部這麼看下來,一時要回想還真不容易。就先找來電影清單:
王 童:《謝神》 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
吳念真:《有家小店叫永久》 鄭有傑:《潛規則》
魏德聖:《登場》 何蔚庭:《100》
鄭文堂:《老人與我》 侯季然:《小夜曲》
沈可尚:《到站停車》 戴立忍:《KEY》
王小棣:《釋放》 鍾孟宏:《迴音》
陳玉勳:《海馬洗頭》 楊雅喆:《唱歌男孩》
張艾嘉:《諸神的黃昏》 蕭雅全:《有一好沒二好》
朱延平:《無國籍公民》 陳駿霖:《256巷14號5樓之1》
陳國富:《初登場》 侯孝賢:《黃金之弦》
雖然自認台灣電影看得不少,但是二十位導演中有些不太熟悉甚至沒聽過。我常喜歡看這樣的短片,有一種在看金穗獎影展的感覺。有些像是學生的作品,很短、沒辦法傳達帶多的資訊,要說故事的話有很多侷限性,但有時卻也沒有包袱、能夠具有實驗性。比其長兵刃少了一點破壞性,但具有短兵的輕巧與靈活。
王童的《謝神》是我最有印象的幾部。一來或許是因為是開頭的第一部,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片在輕鬆中傳達出很棒的「台灣特有」。有山、有信仰、有迷信、有生活,而且融合的很好。一直以來只看過看過吳念真編劇、或客串演出的作品,卻沒看過其執導的電影。看過《這些人,那些事》後一直想看他的《多桑》,至今無緣。先看看這部《有家小店叫永久》也算聊表安慰。很親切的台灣風情,透出一點時代下的小小無奈。魏德聖的《登場》其實比較像紀錄片。習慣金穗獎的風格,紀錄片我是非常歡迎,但是觀影現場可能有些人不俱備《賽德克巴萊》的背景知識,看得不太明白。
我沒看過鄭文堂的電影,但《老人與我》是其中我喜歡的一部,氛圍、畫面很吸引人,有機會想看他的其他作品。沈可尚應該是年輕導演,查了一下似乎比較多在拍紀錄片,《到站停車》算是小品吧。《釋放》...不知該說什麼。陳玉勳聽過《熱帶魚》,但是沒看過。《海馬洗頭》裡出現了柯一正父子檔。張艾嘉《諸神的黃昏》還蠻沈重的,諸神黃昏這個字眼還讓我幻想了一下尼貝龍根的指環那樣的情節。雖然朱延平也是有比較嚴肅的電影,但《新烏龍院》的形象太深入了。《無國籍公民》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與背景音樂《亞細亞的孤兒》相配和。也讓我想要試著去看看朱導例如《異域》這些電影。
陳國富《初登場》... 沒什麼感想。張作驥《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用金門的今昔對照描繪古寧頭戰役。其實過去沒什麼看過內戰的題材,看到身著幾乎一樣的軍服兩軍的交鋒,感覺是奇妙的。也充份展現戰爭殘酷的一面。鄭有傑看《我的拼湊家庭》時就有印象了。《潛規則》有點倉促感,但題材很有趣。何蔚庭《100》是個簡單的故事,簡單到很容易被忘記。曾經看過他的《台北星期天》,有趣又帶點奇幻的風格。《小夜曲》就是綠島小夜曲... 沒什麼感想。
戴立忍的《KEY》由桂綸鎂演出,蠻具有張力、不過讓人摸不著頭緒。雖然讓人一頭霧水,我個人是挺喜歡的。鍾孟宏的電影如《第四張畫》也是一直想看都沒緣份。《迴音》蠻具破壞力的,而且有戴立忍、高截、和陸亦靜的強大陣容。楊雅喆回家一查才發現原來就是《囧男孩》、《女朋友。男朋友》的導演。《唱歌男孩》或許刻畫了十、二十年前學生時代的壓抑吧。《有一好沒二好》... 沒什感想。《256巷14號5樓之1》是我唯一之前就看過的一部,在陳駿霖的某場座談會裡。這個美國出生的台灣導演確實掌握了一些有趣的台灣元素。
侯孝賢的《黃金之弦》裡頭出現的日式建築,幾乎可以確定是《冬冬的假期》裡的外公家。連孩子玩樂的一幕都極為相似。不過長度太短了,似乎無法像長片一樣渲染出時代感。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冰毒》:一個太過遙遠的緬甸
就在我看著侯孝賢影展,沉浸在台灣電影舊日榮光的此時,一部《冰毒》打醒了我,提醒我年輕的台灣導演也正在綻放光芒。也讓我認識到這位台灣電影借的新銳導演趙德胤,來自緬甸的華人,家族在國共內戰時逃離到緬甸。雖然某個角度來說,《冰毒》似乎不算是台灣電影。故事背景在緬甸,故事主軸是緬甸華人。雖然導演、男主角都是在台灣居住許久的華僑,但這部片離台灣一般人的生活體驗及為遙遠。無論如何,台灣能夠為這部電影提供養份、促其成型,我覺得是可以感到驕傲的。就像台灣的環境給予了蔡明亮發揮的機會,能夠提供舞台讓《冰毒》這部片誕生,是否是一部台灣電影似乎也不是挺重要。
即使與東南亞這麼近,但是總是感到很陌生。對於緬甸更是只知道翁山蘇姬、看過《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從這部電影中,才了解到在緬甸的鄉村地方是和此毒品氾濫、並且缺乏希望。跟台灣新電影的手法有點相像,運用長鏡頭展現偏遠鄉村的一種無奈、辛苦生存、沒有未來僅求生存的人生。雖然與自身經驗太過遙遠、沒有什麼共鳴,但傳達出的感覺相當強烈。這類型展現生活,沒有非常明確故事線的劇情,如何完結似乎是個課題。這部片在最後使用具有衝擊的一幕,給予了一個似乎未完的終結。這樣的人生仍會繼續。
看過電影之後才知曉這部片團隊不到十個人、拍攝總計才十天、成本僅約三萬美金。當然拍片沒有得到緬甸官方許可,只能偷偷來。如此困苦的環境下,克難生成這部電影。演員也多是當地居民,演出的幾乎就是生活。這點與侯孝賢到電影倒是有些契合。
即使與東南亞這麼近,但是總是感到很陌生。對於緬甸更是只知道翁山蘇姬、看過《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從這部電影中,才了解到在緬甸的鄉村地方是和此毒品氾濫、並且缺乏希望。跟台灣新電影的手法有點相像,運用長鏡頭展現偏遠鄉村的一種無奈、辛苦生存、沒有未來僅求生存的人生。雖然與自身經驗太過遙遠、沒有什麼共鳴,但傳達出的感覺相當強烈。這類型展現生活,沒有非常明確故事線的劇情,如何完結似乎是個課題。這部片在最後使用具有衝擊的一幕,給予了一個似乎未完的終結。這樣的人生仍會繼續。
看過電影之後才知曉這部片團隊不到十個人、拍攝總計才十天、成本僅約三萬美金。當然拍片沒有得到緬甸官方許可,只能偷偷來。如此困苦的環境下,克難生成這部電影。演員也多是當地居民,演出的幾乎就是生活。這點與侯孝賢到電影倒是有些契合。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戲夢人生》與其他
由於我是看英語字幕,通常讀字幕翻譯總是少了一份感覺,所以我儘量不看。但有時閩南語不是太熟稔,老實說聽得有些辛苦。
有時候要傳達一份感覺,就是需要一段時間。一個長鏡頭慢慢帶出氛圍。就像一段音樂,加速播放就失真了。
最近也看了侯孝賢的兩部極早期作品感到相當驚訝。沒想到風格差距會這麼大。兩部是連著看的,看第一部時有鼓要掉頭走人的衝動。雖然開場作介紹時有提過,這是「侯孝賢」還沒成為「侯孝賢」時的作品。然而我還真沒想到侯孝賢的處女作《就是溜溜的她》會是這麼一部「瓊瑤」、這麼一部我幻想中的「三廳電影」。真好奇侯導回過頭來看這部片會是什麼感想。或許那年代一般的片子就是這種風格吧,頭一回擔當導演大概也不能太偏離主流。從這樣的主流跳脫到《孩子的大玩偶》濃重的寫實風格,還真是巨大的轉變呢。耐著性子看完第一部,大概已經無所期待,第二部《風兒踢踏踩》的感覺沒這麼糟,雖然底子還是「瓊瑤」的調調,卻隱隱約約有點「侯孝賢」透出來。開頭在澎湖拍廣告片講究真實的情節,不知是否多少帶有侯導拍電影的投射?而女主角喜歡拍人物樣貌的喜好,是否反映侯導本人對於寫實的喜愛?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童年往事》
昨天才看完吳念真的故事,今天就輪到侯孝賢自個兒的故事了。這部《童年往事》就如同字面上,是侯導本人的舊時回憶。今天開場介紹時,研究台灣電影的 Robert Chi 提到寫實主義電影時常會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這解釋了為何會有這些類自傳的電影。畢竟要刻畫出寫實的一面,從自身的經驗是最容易著手的。除了《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王童的《紅柿子》也能算上這一類吧。
說起來,侯導算是跟我同個源頭,外省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不像《戀戀風塵》沒有點明是自己的故事,《童年往事》開頭侯導就用旁白開始敘述父親的故事。本人是個不及格的客家人,客家話就只會來來去去那一兩句,但畢竟聽客家話的機會總是比常人多一些,電影裡個客語有種親近的感覺。
就第一印象,吳念真就是個文人,侯孝賢的面相就比較帶點流氓樣。沒想到侯導還真是打小就是個屁孩,那個年代能考上高中應該是成績不差,可是念高中時也不務正業。當吳念真一邊工作一邊念補校時,侯導老是在街頭打架鬧事。連著兩天看兩部電影,有一種很有趣的落差。怎麼說也是半個世紀以前的的年代了。那個台灣既熟悉又陌生。如果是父母親那一輩來看,會有更多感觸吧。
說起來,侯導算是跟我同個源頭,外省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不像《戀戀風塵》沒有點明是自己的故事,《童年往事》開頭侯導就用旁白開始敘述父親的故事。本人是個不及格的客家人,客家話就只會來來去去那一兩句,但畢竟聽客家話的機會總是比常人多一些,電影裡個客語有種親近的感覺。
就第一印象,吳念真就是個文人,侯孝賢的面相就比較帶點流氓樣。沒想到侯導還真是打小就是個屁孩,那個年代能考上高中應該是成績不差,可是念高中時也不務正業。當吳念真一邊工作一邊念補校時,侯導老是在街頭打架鬧事。連著兩天看兩部電影,有一種很有趣的落差。怎麼說也是半個世紀以前的的年代了。那個台灣既熟悉又陌生。如果是父母親那一輩來看,會有更多感觸吧。
《戀戀風塵》:這些人,那些事
最近學校與臺灣書院合作辦了侯孝賢影展。這讓我感覺到臺灣書院有在認真做事了。有時想到身處異地,反而有機會看的這麼難得、完整的影展還挺奇妙的。今天是第一場《戀戀風塵》+《兒子的大玩偶》。說到侯孝賢,眾所周知是國際名導,台灣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第一人。但其實過去我也只看過《兒子的大玩偶》和《悲情城市》。對這部《戀戀風塵》的最初印象是去猴硐時看到的一張,依稀記得是有關尋人的海報。現在回頭找資料,猜想是電影二十五週年時有關尋找女主角的這回事兒。故事的背景平溪線一帶一直是我懷有美好想像的地方,這回影展要說期待已久的大概就是這部《戀戀風塵》了。
由於讀過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看《戀戀風塵》時感覺好像在看吳念真的自傳。一開始只是感覺稍有雷同,看到後來根本就確定幾乎是吳念真自己的投影。連主角的名字都跟吳念真的本名都有點像,更不要提那段收養子第一個孩子跟義父姓的橋段了。
雖然已經認知到這是吳念真的故事,對於欣賞電影卻沒有造成負面影響。反倒是讓我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故事背景。這是個不太複雜的故事,沒有什麼出人預料的情節發展。但是導演就是願意花時間慢慢敘述這個故事。許多的部份就只是在傳達這樣的一個時空、營造一個這樣的世界。每一個畫面都仔細鉤勒出那個年代裡的氛圍。一個長鏡頭就這樣徐徐帶出當時人們的真實互動。這得在某個座談中,某導演回憶到他在侯孝賢底下工作時,拍一場下雨的戲,侯導不是要人做人工雨,而是真等到下雨才開拍。有些畫面你可以看到這種執著,是一種簡單的美。讓人感覺你可就一直看著這畫面,心情很沉靜。長鏡頭也不至於像蔡明亮這麼極端,一般人應該比較能接受吧。
不得不說,女主角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因素之一。真要說女主角不是太漂亮,但真要換個人演只怕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了。片中人們不會有要求張力的演出,表現的就僅僅只是生活。
由於讀過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看《戀戀風塵》時感覺好像在看吳念真的自傳。一開始只是感覺稍有雷同,看到後來根本就確定幾乎是吳念真自己的投影。連主角的名字都跟吳念真的本名都有點像,更不要提那段收養子第一個孩子跟義父姓的橋段了。
雖然已經認知到這是吳念真的故事,對於欣賞電影卻沒有造成負面影響。反倒是讓我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故事背景。這是個不太複雜的故事,沒有什麼出人預料的情節發展。但是導演就是願意花時間慢慢敘述這個故事。許多的部份就只是在傳達這樣的一個時空、營造一個這樣的世界。每一個畫面都仔細鉤勒出那個年代裡的氛圍。一個長鏡頭就這樣徐徐帶出當時人們的真實互動。這得在某個座談中,某導演回憶到他在侯孝賢底下工作時,拍一場下雨的戲,侯導不是要人做人工雨,而是真等到下雨才開拍。有些畫面你可以看到這種執著,是一種簡單的美。讓人感覺你可就一直看著這畫面,心情很沉靜。長鏡頭也不至於像蔡明亮這麼極端,一般人應該比較能接受吧。
不得不說,女主角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因素之一。真要說女主角不是太漂亮,但真要換個人演只怕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了。片中人們不會有要求張力的演出,表現的就僅僅只是生活。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The Strangest Man》: 保羅·狄拉克的隱藏人生
《The Strangest Man》 |
狄拉克的父親是來自瑞士的法文老師,母親曾是布里斯托圖書館館員。在不能說是太快樂的童年裡時常被父親逼迫只能講法語。所以狄拉克乾脆不說話,他也時常將自己沈默寡言的習性歸咎於父親。他在學習上一直維持很好的成績。最早在家鄉布里斯托學習的是工程,但已經開始在圖書館接觸物理、數學,並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興趣。十九歲那年在取得工程學位之前就通過了劍橋大學的入學測驗。雖然獲得一筆一年70英鎊的獎學金,但不足以支付開銷。兩年前剛歸化為英國籍的身份,使他無法取得其他的獎學金。只能打消到劍橋求學的念頭。
即使有最好的成績,狄拉克畢業後在當時的環境下仍找不到工作。然而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了在布里斯托大學免費就讀數學的機會。 兩年之後他取得學位,再次挑戰前往劍橋。這回額外獲得了一筆140英鎊的獎學金,狄拉克終於得以進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開始他的物理生涯。起初他是希望研究廣義相對論,然而他的導師卻是研究量子理論的拉爾夫·福勒。這或許對狄拉克與物理學界來說都是運氣,量子物理的發展正需要他。正如他後來對他的女兒說過的:「我在對的時間裡出現在對的地方。(I was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當然狄拉克也並非一開始就寫出震驚世界的論文。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Feynman diagrams on Latex: feynmp-auto
Gluons interactions |
在同學的推薦下使用力進化版的套件:feynmp-auto
比起之前的 feynmf 想順利使用還要加上一長串不明所以的指令:
----------------------------------------------------------------------
\usepackage[final]{feynmp}
\DeclareGraphicsRule{*}{mps}{*}{}
\makeatletter
\def\endfmffile{%
\fmfcmd{\p@rcent\space the end.^^J%
end.^^J%
endinput;}%
\if@fmfio
\immediate\closeout\@outfmf
\fi
\ifnum\pdfshellescape=\@ne
\immediate\write18{mpost \thefmffile}%
\fi}
\makeatother
----------------------------------------------------------------------
feynmp-auto 全部只要一行:
usepackage{feynmp-auto}
也不用自己開終端機,只要 compile 兩遍就行了。方便即時修正畫出來的費曼圖。
以下是一些教學文件和範例:
Drawing Feynman Diagrams with LATEX and METAFONT∗
feynMP / feynMF Examples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意外的邂逅《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純粹就是今天一時興起,隨便查了Hammer Museum放什麼電影就去看了。Hammer Museum是附屬於學校的一個小博物館,在學校外面不遠的西木區。另外校內還有一個小小的Fowler Museum。很多人大概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裡面有一艘蘭嶼的獨木舟,有趣的地方。Hammer Museum內有個小電影院,大小大概跟合勤差不多。常常週末都會放電影,憑學生證可以免費拿票入場。時常一段時間是某一個系列,曾經也辦過台灣、中國影展之類的。影片似乎都是常學校的資料庫裡選的,大概也是由學校的影視學院在經營,所以其實很值得來看。有時也會有一些邀請導演、製片的座談。
今天這部《Kiss of the Spider Woman》事前完全沒聽過。完全就是一種隨機的概念。反正是免費的,其實早就想嘗試一下這種完全看緣份的電影體驗。如果不是今天看到的話,這輩子沒見過的機會應該是比較大。沒有預料到的是...這部電影真是太有趣了。我說的有趣不是喜劇的那種有趣,真要說的話這部片其實劇情偏沉重。整部片的場景幾乎是在監獄裡頭,也不像《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那樣是個happy ending。電影裡頭很多的部份是一名囚犯敘述另一部電影。一個不太複雜的故事,但是帶出很奇妙的氛圍。不過或許對於故事的背景有點兒陌生,某些情節上還需要自己猜想一下。
片後有訪問監製的座談,這部片距今也三十年了。由於我事前完全不知道這部片,很多資訊都是從座談跟後來查資料才知道的。這部片是一位阿根廷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本身完全由對話組成,沒有敘述。當初改編成劇本費了一番功夫。這部片的成員組成也很奇特。劇本是美國人,導演是阿根廷出生的巴西人。演員是幾個美國人加上大部分的巴西人。故事對白是英語,但場景在巴西。當初製作這部片好像挺艱辛的,後來的剪輯還甚至花上了十四個月。
已經習慣了美國電影、台灣電影,有時候真個該接觸一下其他國家的作品。感覺真的相當不同。雖然這部或許不能算純種的巴西電影。記得在清大看伊朗影展也很驚豔。可以的話還想再看看阿巴斯的電影。
今天這部《Kiss of the Spider Woman》事前完全沒聽過。完全就是一種隨機的概念。反正是免費的,其實早就想嘗試一下這種完全看緣份的電影體驗。如果不是今天看到的話,這輩子沒見過的機會應該是比較大。沒有預料到的是...這部電影真是太有趣了。我說的有趣不是喜劇的那種有趣,真要說的話這部片其實劇情偏沉重。整部片的場景幾乎是在監獄裡頭,也不像《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那樣是個happy ending。電影裡頭很多的部份是一名囚犯敘述另一部電影。一個不太複雜的故事,但是帶出很奇妙的氛圍。不過或許對於故事的背景有點兒陌生,某些情節上還需要自己猜想一下。
片後有訪問監製的座談,這部片距今也三十年了。由於我事前完全不知道這部片,很多資訊都是從座談跟後來查資料才知道的。這部片是一位阿根廷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本身完全由對話組成,沒有敘述。當初改編成劇本費了一番功夫。這部片的成員組成也很奇特。劇本是美國人,導演是阿根廷出生的巴西人。演員是幾個美國人加上大部分的巴西人。故事對白是英語,但場景在巴西。當初製作這部片好像挺艱辛的,後來的剪輯還甚至花上了十四個月。
已經習慣了美國電影、台灣電影,有時候真個該接觸一下其他國家的作品。感覺真的相當不同。雖然這部或許不能算純種的巴西電影。記得在清大看伊朗影展也很驚豔。可以的話還想再看看阿巴斯的電影。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龍飛鳳舞》
衝著《父後七日》的導演王育麟去看了這部《龍飛鳳舞》。老實說有點失望,大概是太過期待造成的落差感吧。在我心目中《父後七日》是一部相當傑出的電影。
在我個人微妙的認知裡,「台灣電影」是一個特殊的專有名詞。並不是所有在台灣拍或跟台灣牽扯到一點關係的就能冠上這個名詞。對我而言,「台灣電影」是一個能夠帶出某種氛圍的作品才有資格冠上的。不過這實在是一個相當任性的定義,既不精準又相當曖昧。真要說的話,我也只能列舉出哪些電影符合、哪些又不符合。或許真全部列舉出來,或許能夠歸納出什麼規則吧。
《父後七日》毫無疑問是我認知的「台灣電影」。不過我也不是完全否定《龍飛鳳舞》,其實某些畫面我還滿喜歡的。開頭的部份幾乎害我以為可以得見另一部「台灣電影」,可惜還是落空了。(顯然「台灣電影」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好電影)以歌仔戲為題材蠻讓人期待的,以歌仔戲的風格來說似乎拍不出《霸王別姬》、《梅蘭芳》那樣厚重的作品,但是可以呈現比較鄉土、家族關係的這一面。就這方面而言卻又好像沒達到《父後七日》的水準。劇情上,感覺參雜了很多東西,似乎安排上卻不是很完美。家族感情上好像說了什麼,卻又好像沒講什麼。歌仔戲的苦練上似乎刻劃了什麼,卻好像沒後續了。硬加入的一些元素如黑道有點若有似無、無足輕重的感覺。總之是部讓人感覺有點可惜的電影。不過比起雞排、大尾之流,起碼還值得可惜一下。
在我個人微妙的認知裡,「台灣電影」是一個特殊的專有名詞。並不是所有在台灣拍或跟台灣牽扯到一點關係的就能冠上這個名詞。對我而言,「台灣電影」是一個能夠帶出某種氛圍的作品才有資格冠上的。不過這實在是一個相當任性的定義,既不精準又相當曖昧。真要說的話,我也只能列舉出哪些電影符合、哪些又不符合。或許真全部列舉出來,或許能夠歸納出什麼規則吧。
《父後七日》毫無疑問是我認知的「台灣電影」。不過我也不是完全否定《龍飛鳳舞》,其實某些畫面我還滿喜歡的。開頭的部份幾乎害我以為可以得見另一部「台灣電影」,可惜還是落空了。(顯然「台灣電影」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好電影)以歌仔戲為題材蠻讓人期待的,以歌仔戲的風格來說似乎拍不出《霸王別姬》、《梅蘭芳》那樣厚重的作品,但是可以呈現比較鄉土、家族關係的這一面。就這方面而言卻又好像沒達到《父後七日》的水準。劇情上,感覺參雜了很多東西,似乎安排上卻不是很完美。家族感情上好像說了什麼,卻又好像沒講什麼。歌仔戲的苦練上似乎刻劃了什麼,卻好像沒後續了。硬加入的一些元素如黑道有點若有似無、無足輕重的感覺。總之是部讓人感覺有點可惜的電影。不過比起雞排、大尾之流,起碼還值得可惜一下。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物理上的男女不對稱
吳健雄 |
老大姊順便再靠杯一下物理系女性教授太少(或者說念物理的女性太少),系上59個教職員中只有4個是女的(不含天文)。說著說著將視線環繞一下教室...清一色是男的。查了一下資料,如果加上天文的話比例上升到 8/95。
不免想到最近討論熱烈的相關文章:
《哲學(以及數學和物理)排擠女性?》
《回應《哲學排擠女性?》,問題根源出在哪裡》
《間接排擠女性?哲學人難辭其咎!》
就來稍微分析一下:
清大物理系 比例 5/40
中研院物理所 比例 2/49
台大物理系 比例 1/47 這比例..
看來清大似乎還算比較平衡的了。
如果來看學生的話...就我個人經驗吧(翻通訊錄)大學部我們那年 ,比例 8/68,略低於 5/40。不過如果考量繼續念博班的比例,女性比例似乎就上升了。不負責任統計 8個中有3個念物理or天文博班 3/8=0.375。真是超高的比例啊!!!男的就不用算了,鐵定比較低。不負責任假說:女性在進入大學物理系就已經被篩選過一次了,畢竟身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中會填物理系多少要有點決心。反觀男性,不小心進來的猜想為數還不少,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吧。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一些量子場論、粒子物理課本的小小評論(慢慢更新)
《Gauge Theory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Ta-Pei Cheng, Ling-Fong Li (1984)
這本書個人相當喜歡,這牽涉到一些私人的理由。這不是一本適合新手學習量子場論的書,年代也有點久了。但是某些內容真的寫得很不錯。而且粒子物理重要的主題幾乎都有涵蓋到。值得一提是,書中對於許多理論都有清楚列明發表的作者和年份,有時也稍微講述了一些典故,例如 gauge 這個字眼的由來,蠻有趣的。作為一個小小的物理史愛好者,這是一大加分。
群論的部份,對於 Young Tableaux 介紹得蠻仔細,應用到夸克模型的介紹也蠻清楚的。基本上把粒子物理會用到的群論概括了,不想看一整本群論的話是不錯的選擇。學習 Goldstone Boson、自發對稱破缺等內容也是很棒的書。對 non-abelian gauge theory、自發對稱破缺有基礎認識後,就可以進入標準模型的部份。標準模型有很完整的推導,循著課本推導一次,標準模型的架構大概就能瞭解個八九成了。
Parton model 的部份,如果附上實驗數據的圖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想學 beyond Standard Model,從這本書也可以學習到 neutrino mass、grand unified theory 、strong CP-problem 等。不過超對稱就沒有提到了,畢竟不能算是 gauge theory 的延伸。
作為學習場論的基礎之後的第二本書,個人相當推薦。
---------------------------------------------------------------------------------------------------------------------------------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Michael E. Peskin, Dan V. Schroeder (1995)
一直以來罵名不斷,但確實還是廣為使用。可以流傳這麼廣當然是有他的理由,但是學量子場論只依靠這一本是不夠。這裡就來提一些不足之處。
在 scalar field、fermion field 的敘述都還不算差。但是在量子化的敘述個人覺得稍有瑕疵。不是從 canonical conjugate 開始而是先引入創造、湮滅算符的 commutation relation。有點反過來的感覺。另外 spin-1 field 的部份真的太隨便了。在路徑積分的章節忽然提到然後推導出 propagator 就完事。建議找本書補完這個部份,不然總覺得缺了一塊東西。
在此附上勘誤表:http://www.slac.stanford.edu/~mpeskin/QFT.html
---------------------------------------------------------------------------------------------------------------------------------
《Quantum Field Thoery》, Mark Srednicki (2007)
很奇特的編排,把書切成三部份,分別是 spin-1、spin-1/2、spin-1。有時候一個主題(例如重整化)就會被切成三塊,這樣到底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書中把章節拆得相當細,大約十頁一個單位,好處大概是很容易很快結束一個段落,但感覺整體結構比較鬆散。個人不是太喜歡。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章節都會列出 prerequisite,也就是必需先知道的知識。這樣很方便可以回溯到之前的章節,算是有趣的設計。
另外要注意,這本書的 metric tensor 是 (-,+,+,+),不是比較常見的(+,-,-,-),個人不是很習慣。
對於 spin-1/2 的部份像 Wely spinor 有比較清楚的描述。可以補 Peskin 的不足。
重整化是用六維下的 \phi^3-theory 來講,挺奇特。好處可能是不用算二圈圖。目前沒在其他地方看過。
---------------------------------------------------------------------------------------------------------------------------------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A. Zee (2nd Ed. 2010)
這本書很有趣,我也還在研究。目前看來這本書應該算是實驗性質很高的作品,完全偏離正統的課本。甚至還比較像科普讀物。
書中作者盡可能的省略計算,所以書裡面的公式非常少。作者的目的大概是用最少的式子帶出他想傳達的觀念。由於數學少,讀者也比較不會迷失在計算的細節上而能夠專注在物理的觀念上。很多的地方像是在說故事,有很多的敘述。
作為課本可以說完全不適合,因為省略太多東西了。但是作為輔助可以說相當稱職。建議是對某些內容有點認識後,可以讀這本書來加深或驗證觀念。也能夠更明瞭一些數學在物理上的詮釋。
---------------------------------------------------------------------------------------------------------------------------------
《Quantum Field Thoery》, Lewis H. Ryder (1996)
這本書比較沒有名氣,也不太容易找。不過我覺得蠻適合初學者。
有點久一前看的了,印象不是太清楚。我最早學 Noether's theorem 就從這本書學的。
---------------------------------------------------------------------------------------------------------------------------------
《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 Matthew D. Schwartz (2013)
很新的一本書。其實沒有太多了解。目前看來廣受好評,有機會來好好研究一下。
有關 spin-1 field 的部份從寫下 action 的 general form 出發,之後也有推導 spin-2 field 的形式。其他課本大多從 Maxwell's equations 的 action 出發。以這部份來說這本書相當出色。
在 Advanced topics 的部份有介紹 Schwinger proper time method。目前只在這本書裡頭看到。
Cheng & Li |
群論的部份,對於 Young Tableaux 介紹得蠻仔細,應用到夸克模型的介紹也蠻清楚的。基本上把粒子物理會用到的群論概括了,不想看一整本群論的話是不錯的選擇。學習 Goldstone Boson、自發對稱破缺等內容也是很棒的書。對 non-abelian gauge theory、自發對稱破缺有基礎認識後,就可以進入標準模型的部份。標準模型有很完整的推導,循著課本推導一次,標準模型的架構大概就能瞭解個八九成了。
Parton model 的部份,如果附上實驗數據的圖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想學 beyond Standard Model,從這本書也可以學習到 neutrino mass、grand unified theory 、strong CP-problem 等。不過超對稱就沒有提到了,畢竟不能算是 gauge theory 的延伸。
作為學習場論的基礎之後的第二本書,個人相當推薦。
---------------------------------------------------------------------------------------------------------------------------------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Michael E. Peskin, Dan V. Schroeder (1995)
Peskin & Schroeder |
在 scalar field、fermion field 的敘述都還不算差。但是在量子化的敘述個人覺得稍有瑕疵。不是從 canonical conjugate 開始而是先引入創造、湮滅算符的 commutation relation。有點反過來的感覺。另外 spin-1 field 的部份真的太隨便了。在路徑積分的章節忽然提到然後推導出 propagator 就完事。建議找本書補完這個部份,不然總覺得缺了一塊東西。
在此附上勘誤表:http://www.slac.stanford.edu/~mpeskin/QFT.html
---------------------------------------------------------------------------------------------------------------------------------
《Quantum Field Thoery》, Mark Srednicki (2007)
Srednicki |
另外要注意,這本書的 metric tensor 是 (-,+,+,+),不是比較常見的(+,-,-,-),個人不是很習慣。
對於 spin-1/2 的部份像 Wely spinor 有比較清楚的描述。可以補 Peskin 的不足。
重整化是用六維下的 \phi^3-theory 來講,挺奇特。好處可能是不用算二圈圖。目前沒在其他地方看過。
---------------------------------------------------------------------------------------------------------------------------------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A. Zee (2nd Ed. 2010)
Zee |
書中作者盡可能的省略計算,所以書裡面的公式非常少。作者的目的大概是用最少的式子帶出他想傳達的觀念。由於數學少,讀者也比較不會迷失在計算的細節上而能夠專注在物理的觀念上。很多的地方像是在說故事,有很多的敘述。
作為課本可以說完全不適合,因為省略太多東西了。但是作為輔助可以說相當稱職。建議是對某些內容有點認識後,可以讀這本書來加深或驗證觀念。也能夠更明瞭一些數學在物理上的詮釋。
---------------------------------------------------------------------------------------------------------------------------------
《Quantum Field Thoery》, Lewis H. Ryder (1996)
Ryder |
有點久一前看的了,印象不是太清楚。我最早學 Noether's theorem 就從這本書學的。
---------------------------------------------------------------------------------------------------------------------------------
《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 Matthew D. Schwartz (2013)
Schwartz |
有關 spin-1 field 的部份從寫下 action 的 general form 出發,之後也有推導 spin-2 field 的形式。其他課本大多從 Maxwell's equations 的 action 出發。以這部份來說這本書相當出色。
在 Advanced topics 的部份有介紹 Schwinger proper time method。目前只在這本書裡頭看到。
訂閱:
文章 (Atom)